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镁合金热处理强化方式 | 第10-12页 |
1.2.1 固溶强化 | 第11页 |
1.2.2 时效硬化 | 第11-12页 |
1.3 镁合金析出相强化模型 | 第12-13页 |
1.4 几种时效硬化镁合金 | 第13-24页 |
1.4.1 Mg-Al 系时效硬化合金 | 第14-17页 |
1.4.2 Mg-Zn 系合金 | 第17-19页 |
1.4.3 Mg-Sn 系时效硬化合金 | 第19-21页 |
1.4.4 Mg-Gd 系合金 | 第21-24页 |
1.5 表征技术手段 | 第24-25页 |
1.5.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4页 |
1.5.2 TEM 及 HAADF-STEM 技术 | 第24-25页 |
1.6 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2 实验过程及方法 | 第27-32页 |
2.1 合金成分设计 | 第27-28页 |
2.1.1 Mg-Nd 二元系统的选择 | 第27-28页 |
2.1.2 微合金元素 Ca 的添加 | 第28页 |
2.2 实验材料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1 合金熔炼及铸锭制备 | 第28-29页 |
2.2.2 成分测试 | 第29页 |
2.3 热处理工艺 | 第29-30页 |
2.3.1 固溶处理 | 第29-30页 |
2.3.2 时效处理 | 第30页 |
2.4 样品制备 | 第30-32页 |
2.4.1 金相及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 第30页 |
2.4.2 透射样品制备 | 第30-32页 |
3 Mg-Nd(-Ca)系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 第32-41页 |
3.1 Mg-Nd- Ca 系合金的成分测定结果 | 第32-33页 |
3.1.1 X 射线荧光光谱(XRF)测试结果 | 第32页 |
3.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化学分析检测(ICP) | 第32-33页 |
3.2 Mg-Nd- Ca 系合金的铸态显微组织 | 第33-36页 |
3.2.1 金相显微组织(OM) | 第33-34页 |
3.2.2 扫描显微组织 | 第34-36页 |
3.3 Mg-Nd(-Ca)合金系的固溶态显微组织 | 第36-38页 |
3.3.1 金相显微组织观察(OM) | 第36页 |
3.3.2 背散射电子显微组织形态(BSE+EDS) | 第36-38页 |
3.4 Mg-Nd- Ca 时效硬化曲线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4 二元及低 Ca 合金时效析出相晶体学研究 | 第41-50页 |
4.1 过剩相的鉴定 | 第41-43页 |
4.2 Mg-2.7wt%Nd 二元合金的时效峰值析出组织研究 | 第43-46页 |
4.3 Mg-2.7Nd-0.3Ca 合金的时效峰值析出组织研究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5 Mg-2.7 Nd-1Ca 合金的透射显微组织研究 | 第50-61页 |
5.1 Mg-2.7Nd-1Ca 合金中弥散析出相的形态及分布 | 第50-57页 |
5.1.1 弥散分布、细小析出相的 HAADF-STEM 形态观察和定性分析 | 第50-52页 |
5.1.2 弥散分布、细小析出相的相结构及其与基体位相关系研究 | 第52-57页 |
5.2 链状析出相的定性分析和相结构鉴定 | 第57-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6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