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含氯介质中多潘立酮对紫铜的缓蚀性能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7页 |
1.1 铜的性质及应用 | 第9页 |
1.2 缓蚀剂概述 | 第9-18页 |
1.2.1 缓蚀剂的定义 | 第9-10页 |
1.2.2 缓蚀剂的分类 | 第10-14页 |
1.2.3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 第14-18页 |
1.3 缓蚀剂常用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1.3.1 失重法 | 第18-19页 |
1.3.2 电化学评价方法 | 第19-20页 |
1.3.3 表面分析技术 | 第20-21页 |
1.3.4 计算机模拟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 缓蚀剂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1.4.1 铜及其合金缓蚀剂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4.2 药物类缓蚀剂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1.5 本论文研究工作 | 第25-27页 |
2 氯化钠介质中多潘立酮对紫铜的缓蚀性能研究 | 第27-53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8页 |
2.2.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8页 |
2.2.3 金属材料 | 第28-29页 |
2.2.4 失重实验 | 第29-30页 |
2.2.5 电化学实验 | 第30-31页 |
2.2.6 表面分析 | 第31页 |
2.2.7 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51页 |
2.3.1 失重实验 | 第32-34页 |
2.3.2 动电位极化曲线 | 第34-36页 |
2.3.3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第36-40页 |
2.3.4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0-42页 |
2.3.5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第42页 |
2.3.6 吸附现象的研究 | 第42-44页 |
2.3.7 温度的影响 | 第44-47页 |
2.3.8 量子化学计算 | 第47-49页 |
2.3.9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9-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3 盐酸介质中多潘立酮对紫铜的缓蚀性能研究 | 第53-65页 |
3.1 引言 | 第53页 |
3.2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53-54页 |
3.2.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53页 |
3.2.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53-54页 |
3.2.3 金属材料 | 第54页 |
3.2.4 失重实验 | 第54页 |
3.2.5 电化学实验 | 第5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3页 |
3.3.1 失重实验 | 第54-55页 |
3.3.2 动电位极化曲线 | 第55-57页 |
3.3.3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第57-59页 |
3.3.4 温度的影响 | 第59-62页 |
3.3.5 吸附现象的研究 | 第62-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4.1 结论 | 第65-66页 |
4.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 | 第75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