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各种船舶论文--工程船论文--挖泥船、碎石船、抛石船论文

绞吸挖泥船定位钢桩纵向缓冲系统的分析计算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绞吸挖泥船及定位桩台车系统第14-16页
    1.3 定位桩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定位桩外载荷计算第20-49页
    2.1 定位桩受力模型第20-23页
    2.2 纵向风、流载荷第23-26页
    2.3 纵向绞刀切削载荷第26-27页
    2.4 纵向波浪载荷第27-29页
    2.5 桩尖纵向弯矩第29-30页
    2.6 实例计算第30-48页
        2.6.1 船型参数及环境参数第30-32页
        2.6.2 纵向波浪弯矩及波浪力第32-43页
        2.6.3 纵向桩尖弯矩第43-48页
    2.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柔性钢桩缓冲系统第49-61页
    3.1 柔性钢桩缓冲系统工作原理第50-51页
    3.2 柔性钢桩系统的液压系统分析第51-59页
        3.2.1 液压控制回路构成第51-58页
        3.2.2 液压控制回路功能分析第58-59页
    3.3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柔性钢桩系统静态特性第61-88页
    4.1 特性曲线简介第61-62页
    4.2 静态系统的数学模型第62-70页
        4.2.1 钢丝绳第64-67页
        4.2.2 蓄能器与张紧油缸第67-68页
        4.2.3 钢丝绳油液压力平衡方程第68-69页
        4.2.4 定位桩弯矩第69-70页
    4.3 AMESim 仿真模型及实例参数第70-74页
        4.3.1 仿真模型第70-72页
        4.3.2 实例参数第72-74页
    4.4 特性曲线实例计算第74-75页
    4.5 系统参数对特性曲线的影响第75-86页
        4.5.1 钢丝绳刚度变化第75-81页
        4.5.2 蓄能器参数第81-84页
        4.5.3 张紧油缸尺寸第84-86页
    4.6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五章 柔性钢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动态响应第88-103页
    5.1 动态响应数学模型第88-90页
    5.2 AMESim 仿真模型及实例参数第90-94页
        5.2.1 仿真模型第90-92页
        5.2.2 实例参数第92-94页
    5.3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动态响应实例计算第94-101页
        5.3.1 水深 30m 时的缓冲前后桩尖弯矩比较第94-96页
        5.3.2 水深 20m 时的缓冲后桩尖弯矩第96-98页
        5.3.3 水深 10m 时的缓冲后桩尖弯矩第98-100页
        5.3.4 不同水深下的缓冲效果第100-101页
    5.4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六章 参数变化对缓冲系统工作能力的影响第103-121页
    6.1 蓄能器参数第103-107页
        6.1.1 蓄能器数量第103-106页
        6.1.2 蓄能器预压第106-107页
    6.2 钢丝绳参数第107-113页
        6.2.1 钢丝绳直径第107-109页
        6.2.2 钢丝绳长度变化第109-113页
    6.3 阻尼阀参数第113-119页
        6.3.1 弹簧刚度第113-116页
        6.3.2 阀芯锥度第116-117页
        6.3.3 阻尼孔直径第117-119页
    6.4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121-124页
    7.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第121-123页
    7.2 工作展望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乘员安全性的大客车侧翻碰撞护栏事故仿真与设计改进研究
下一篇:大型客机增升翼型SLD结冰模拟及气动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