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与技术论文--导演论文

转型中国与新生代导演的创伤叙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5页
    1. 选题意义第9-11页
    2. 研究现状第11-15页
第1章 经济体制改革下工人阶级的身份变迁第15-29页
    1.1 新中国银幕上的工人形象第15-17页
    1.2 走出“文革”创伤的新工人第17-19页
    1.3 后社会主义时期的工厂与工人第19-29页
        1.3.1 废墟——历史残酷性第19-21页
        1.3.2 后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生存现状第21-23页
        1.3.3 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集体记忆第23-29页
第2章 正在消失的草原文化第29-39页
    2.1 意识形态话语下的少数民族电影第29-31页
    2.2 落难精英与底层的互换第31-32页
    2.3 草原退化与牧民的创伤体验第32-39页
        2.3.1 银幕时空与民族主体第32-34页
        2.3.2 沙化——现实残酷性第34-36页
        2.3.3 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无奈与痛苦第36-39页
第3章 作为流动景观的“农民工”群体第39-49页
    3.1 “农民工”——城市的建设者与被放逐者第39-40页
    3.2 去个人化的叙事第40-41页
    3.3 融入城市与“农民工”的创伤体验第41-49页
        3.3.1 阻断沟通的“景观”第41-43页
        3.3.2 媒体话语下的失语者第43-46页
        3.3.3 残酷的青春物语第46-49页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钉风格在美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
下一篇:国产英模银幕形象的表演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