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8-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转识成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 | 第9页 |
2.“转识成智”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内在需要 | 第9页 |
3.“转识成智”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9-10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1.研究思路 | 第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二、“转识成智”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一)“转识成智”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一般性视域中的“转识成智” | 第15页 |
2.教育性视域中的“转识成智” | 第15-16页 |
(二)“知识”与“智慧”的关系 | 第16-17页 |
1.智慧源于知识 | 第16-17页 |
2.知识升华为智慧,智慧提升知识 | 第17页 |
3.智慧表现为知识的实践应用 | 第17页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1.多元智能理论 | 第17-18页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20页 |
三、“转识成智”理念应用不足的现状分析 | 第20-26页 |
(一)教师方面定位不准确 | 第20-21页 |
1.教师仅是知识传授者 | 第20-21页 |
2.教师仅是学生管理者 | 第21页 |
3.教师仅是教案的执行者 | 第21页 |
(二)学生方面 | 第21-23页 |
1.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 第21-22页 |
2.学生的学习方法欠妥 | 第22页 |
3.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足 | 第22-23页 |
(三)教学方面 | 第23-26页 |
1.教学目标单一、围绕考试设置 | 第23-24页 |
2.教学内容过分强调书本知识 | 第24页 |
3.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与探究 | 第24页 |
4.教学评价单一和片面化 | 第24-26页 |
四、“转识成智”理念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实现策略 | 第26-32页 |
(一)从“识”到“智”的转换过程分析 | 第26-27页 |
(二)“转识成智”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 第27-32页 |
1.确立培养学生智慧的教学目标 | 第27-28页 |
2.开发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 第28页 |
3.设计挖掘学生智慧的教学过程 | 第28-29页 |
4.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 | 第29-32页 |
五、结论与展望 | 第32-35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32-33页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33页 |
(三)研究展望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录 | 第38-3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39-40页 |
学位论文集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