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德阳市流动摊贩管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1.3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4 论文结构第18页
    1.5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第20-25页
    2.1 相关概念第20-21页
        2.1.1 流动摊贩的定义第20-21页
        2.1.2 流动摊贩的类型第21页
    2.2 相关理论第21-25页
        2.2.1 城市管理理论第21-22页
        2.2.2 治理理论第22-25页
第3章 德阳市流动摊贩管理现状的调查设计与实施第25-40页
    3.1 调查背景第25-31页
        3.1.1 机构组织情况第26-28页
        3.1.2 城管执法人员结构第28页
        3.1.3 德阳市流动摊贩管理现有管理措施第28-31页
        3.1.4 管理效果第31页
    3.2 调查设计第31-32页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31-32页
        3.2.2 调查样本选取第32页
        3.2.3 调查方式第32页
    3.3 调查的基本情况第32-40页
        3.3.1 调查结果统计第32-36页
        3.3.2 流动摊贩经营场所、产品类别、时间归纳第36-37页
        3.3.3 流动摊贩主要特点第37页
        3.3.4 流动摊贩的尴尬处境第37-38页
        3.3.5 消费人群的矛盾心理第38-40页
第4章 德阳市流动摊贩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第40-48页
    4.1 德阳市流动摊贩管理面临的困境第40-41页
        4.1.1 执法权与生存权之间的矛盾第40页
        4.1.2 执法过程不规范第40-41页
        4.1.3 暴力冲突屡见不鲜第41页
    4.2 德阳市流动摊贩管理面临的困境原因分析第41-48页
        4.2.1 城管执法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第41-42页
        4.2.2 城管执法法律依据不足第42页
        4.2.3 管理理念滞后第42-43页
        4.2.4 流动摊贩法律意识淡薄第43页
        4.2.5 执法手段单一第43-45页
        4.2.6 部门间协调配合不密切第45-46页
        4.2.7 市政设施不足第46-48页
第5章 国外流动摊贩管理经验借鉴第48-51页
    5.1 发达国家一些城市流动摊贩管理经验第48-49页
        5.1.1 美国纽约:街头集市模式第48页
        5.1.2 法国巴黎:跳蚤市场模式第48-49页
        5.1.3 奥地利维也纳:农贸市场模式第49页
    5.2 发达国家城市流动摊贩管理启示第49-51页
第6章 解决德阳市流动摊贩管理困境的有效对策和建议第51-56页
    6.1 转变理念和角色第51-52页
        6.1.1 转变治理理念第51-52页
        6.1.2 转变政府角色第52页
    6.2 不断完善城管执法的法律法规,提高城管执法权威第52-53页
        6.2.1 城管立法要广纳良言,充分体现民意第53页
        6.2.2 确立法律地位,规范执法行为第53页
    6.3 进一步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城管执法行为第53-54页
        6.3.1 提升执法队伍的政治素质第53-54页
        6.3.2 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第54页
        6.3.3 严格实施执法责任制第54页
    6.4 逐步实行分类分区域管理第54-56页
        6.4.1 对城市不同职能区域实施区别治理第54-55页
        6.4.2 对流动摊贩区分管理第55页
        6.4.3 兴建市场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第62-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川市政府行为公信力评价研究
下一篇:四川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中的审批局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