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 本文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12-14页 |
1.3.1 本文创新点 | 第12-13页 |
1.3.2 本文局限性 | 第13-14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3 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第3章 矿产资源资产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3.1 矿产资源资产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3.1.1 矿产资源的定义 | 第19页 |
3.1.2 矿产资源资产的定义 | 第19页 |
3.1.3 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资产概念辨析 | 第19-20页 |
3.2 矿产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3.2.1 矿产资源价值理论 | 第20-21页 |
3.2.2 矿产资源产权理论 | 第21页 |
3.2.3 矿产资源禀赋优势理论 | 第21-22页 |
第4章 矿产资源资产的确认研究 | 第22-28页 |
4.1 矿产资源资产确认的基本方法 | 第22-24页 |
4.1.1 矿产资源的特殊性 | 第22页 |
4.1.2 矿产资源的资产属性 | 第22-23页 |
4.1.3 矿业权的资产属性 | 第23-24页 |
4.2 矿产资源资产的确认 | 第24-28页 |
4.2.1 矿产储量的确认 | 第24页 |
4.2.2 矿业权的确认 | 第24-25页 |
4.2.3 企业矿业权确认案例分析 | 第25-28页 |
第5章 矿产资源资产的计量研究 | 第28-35页 |
5.1 矿产储量资产的计量模式 | 第28-30页 |
5.1.1 实物量计量 | 第28-29页 |
5.1.2 价值量计量 | 第29-30页 |
5.2 矿业企业矿业权的计量方法 | 第30-33页 |
5.2.1 矿业权价值计量理论内涵 | 第30-31页 |
5.2.2 矿业权计量方法的分类 | 第31页 |
5.2.3 矿业权价值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 第31-33页 |
5.3 矿产资源资产的减值计量问题 | 第33-35页 |
5.3.1 IAS36《资产减值》在矿产资源资产的适用性 | 第33-34页 |
5.3.2 矿产资源资产的减值 | 第34-35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35-3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5-36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36-38页 |
6.2.1 在矿业企业会计核算引入“环境资产”等概念 | 第36页 |
6.2.2 将矿业权评估与储量评审进行有机结合 | 第36-37页 |
6.2.3 完善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和登记统计管理制度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