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导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0页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1页
        1.2.1 研究目标第11页
        1.2.2 研究内容第11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1-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2 技术路线第12-13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3-14页
        1.4.1 研究创新点第13页
        1.4.2 研究不足第13-1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4-24页
    2.1 相关概念及范畴第14-16页
        2.1.1 高等教育第14页
        2.1.2 教育收益第14-15页
        2.1.3 教育收益率第15页
        2.1.4 教育收益率估算方法第15-16页
    2.2 国外教育收益率估算综述第16-18页
        2.2.1 教育收益率总体特征第16-17页
        2.2.2 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研究第17页
        2.2.3 教育收益率家庭背景差异研究第17-18页
        2.2.4 教育收益率城乡差异研究第18页
        2.2.5 教育收益率分阶段研究第18页
    2.3 国内文献综述第18-22页
        2.3.1 我国平均教育收益率第18-19页
        2.3.2 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研究第19-20页
        2.3.3 教育收益率家庭背景差异研究第20-21页
        2.3.4 教育收益率部门差异研究第21页
        2.3.5 教育收益率分阶段研究第21-22页
    2.4 人力资本理论第22-24页
第3章 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设计第24-29页
    3.1 研究假设第24页
    3.2 模型构建第24-26页
    3.3 数据来源第26-27页
    3.4 变量选取第27-29页
        3.4.1 因变量:工资收入第27页
        3.4.2 自变量:受教育程度第27页
        3.4.3 控制变量第27-29页
第4章 高等教育收益率实证研究第29-41页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9-32页
        4.1.1 个人基本特征第29页
        4.1.2 家庭背景变量统计第29-30页
        4.1.3 工作背景变量统计第30-31页
        4.1.4 主要变量具体赋值表第31-32页
    4.2 高等教育阶段平均收益率第32-33页
    4.3 分层次高等教育收益率第33-34页
    4.4 高等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第34-35页
    4.5 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影响第35-37页
    4.6 工作背景对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影响第37-39页
    4.7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41-45页
    5.1 研究结论第41页
    5.2 对策建议第41-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及教学行为优化的探究
下一篇:“放管服”背景下我国地方公立大学内部治理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