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体类空间义量词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3页 |
一、 选题来源和意义 | 第7-8页 |
二、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三、 研究对象选取、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现代汉语体类空间义量词的分类与句法分析 | 第13-26页 |
第一节 现代汉语体类空间义量词的内涵和分类 | 第13-15页 |
一、 现代汉语体类空间义量词的内涵 | 第13-14页 |
二、 现代汉语体类空间义量词的分类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现代汉语体类空间义量词的句法分析 | 第15-26页 |
一、 “一+体类量词”句法功能考察 | 第15-21页 |
二、 “一+形容词+体类量词”格式分析 | 第21-26页 |
第二章 现代汉语体类空间义量词和名词的搭配分析 | 第26-41页 |
第一节 体类空间义量词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第26-35页 |
一、 体类空间义量词和名词的搭配情况 | 第26-28页 |
二、 体类空间义量词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第28-35页 |
第二节 体类空间义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反制约 | 第35-38页 |
一、 体类空间义量词的语义反制约 | 第35-36页 |
二、 体类空间义量词语义反制约的表现 | 第36-38页 |
第三节 体类空间义量词和名词搭配的理据性解释 | 第38-41页 |
一、 主观方面 | 第38-40页 |
二、 客观方面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现代汉语体类空间义量词的历时演变 | 第41-65页 |
第一节 体类空间义量词的历时演变过程 | 第41-59页 |
一、 堆叠状:堆,摞,沓,叠 | 第41-45页 |
二、 座状:所,座,台 | 第45-49页 |
三、 丛状:丛,簇 | 第49-50页 |
四、 团块状:团,块 | 第50-53页 |
五、 与手相关的几个动状:把,捧,抱,捆 | 第53-57页 |
六、 其他形状:顶,朵 | 第57-59页 |
第二节 体类空间义量词历时演变的理据性解释 | 第59-65页 |
一、 隐喻在体类量词历时演变中的作用 | 第60-61页 |
二、 意象图式的转换在体类量词历时演变中的体现 | 第61-63页 |
三、 语义的泛化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