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3.1 绩效考评的含义及内容 | 第12-14页 |
1.3.2 国内外教师绩效考核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3 绩效考评的方法 | 第16-18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8-20页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论文的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LZ 学院现行教师绩效考核分析 | 第20-31页 |
2.1 LZ 学院现状介绍 | 第20-23页 |
2.1.1 学院基本情况简介 | 第20-21页 |
2.1.2 学院组织结构 | 第21-23页 |
2.2 学院现行教师绩效考核情况 | 第23-26页 |
2.2.1 学院现行绩效考核体系基本情况 | 第23页 |
2.2.2 学生对教师的考核 | 第23-25页 |
2.2.3 督导对教师的评价 | 第25页 |
2.2.4 院系对教师的评价 | 第25-26页 |
2.2.5 考核结果应用 | 第26页 |
2.3 学院现有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2.3.1 考核观念有极大偏差 | 第26-27页 |
2.3.2 数据来源主观性太强 | 第27页 |
2.3.3 考核结果缺乏分析、反馈和应用 | 第27-28页 |
2.3.4 考核不全面 | 第28页 |
2.3.5 考核方式过于统一 | 第28页 |
2.3.6 考核过程缺乏沟通 | 第28页 |
2.3.7 成因分析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LZ 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 第31-46页 |
3.1 建立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前提和原则 | 第31-32页 |
3.1.1 建立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前提 | 第31页 |
3.1.2 建立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原则 | 第31-32页 |
3.1.3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流程 | 第32页 |
3.2 选择考核方法 | 第32-34页 |
3.2.1 以目标管理法为主体 | 第33页 |
3.2.2 以 360 度考核法为辅助 | 第33-34页 |
3.3 设定指标体系 | 第34-40页 |
3.3.1 绩效目标的来源 | 第34-35页 |
3.3.2 绩效目标的内容 | 第35-40页 |
3.4 对目标进行检查和评价 | 第40-42页 |
3.4.1 规定检查期限和方式 | 第40-41页 |
3.4.2 实施考核 | 第41页 |
3.4.3 确定成绩排名 | 第41-42页 |
3.4.4 确定评价者 | 第42页 |
3.5 解析考核结果 | 第42-45页 |
3.5.1 实例指标数据 | 第42-44页 |
3.5.2 结果反馈应用 | 第44-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LZ 学院教师绩效体系的实施 | 第46-53页 |
4.1 构建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基础 | 第46-48页 |
4.1.1 实施的必要条件 | 第46-47页 |
4.1.2 实施的预期效果 | 第47-48页 |
4.2 构建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方案 | 第48-51页 |
4.2.1 绩效考核的运作流程 | 第48页 |
4.2.2 绩效考核的实施要点 | 第48-51页 |
4.3 构建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保障 | 第51-52页 |
4.3.1 直接保障 | 第51页 |
4.3.2 间接保障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