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37页 |
2.1 新生代员工的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2.1.1 新生代员工的概念与范围 | 第15-16页 |
2.1.2 新生代员工的特点 | 第16页 |
2.2 职业高原的的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2.2.1 职业高原的概念 | 第16-17页 |
2.2.2 职业高原的维度 | 第17-19页 |
2.2.3 职业高原的测量 | 第19-20页 |
2.3 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2.3.1 职业倦怠的概念 | 第20-21页 |
2.3.2 职业倦怠的维度 | 第21-22页 |
2.3.3 职业倦怠的测量 | 第22-25页 |
2.4 离职意愿的研究综述 | 第25-30页 |
2.4.1 离职意愿的概念 | 第25-26页 |
2.4.2 离职意愿的测量 | 第26-30页 |
2.5 职业高原、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30-34页 |
2.5.1 职业高原与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30-31页 |
2.5.2 职业高原与离职意愿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31-33页 |
2.5.3 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33-34页 |
2.6 文献述评 | 第34-37页 |
3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37-45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7-38页 |
3.1.1 新生代员工的概念及特征 | 第37页 |
3.1.2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 第37-38页 |
3.2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 第38-42页 |
3.2.1 研究假设提出 | 第38-41页 |
3.2.2 研究模型构建 | 第41-42页 |
3.3 生成量表 | 第42-45页 |
3.3.1 职业高原的测量量表 | 第42-43页 |
3.3.2 职业倦怠的测量量表 | 第43页 |
3.3.3 离职意愿的测量量表 | 第43-45页 |
4 研究设计 | 第45-53页 |
4.1 预调研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4.2 信度分析 | 第46-49页 |
4.2.1 职业高原各个维度的信度分析 | 第46-47页 |
4.2.2 职业倦怠各个维度的信度分析 | 第47-48页 |
4.2.3 离职意愿的信度分析 | 第48-49页 |
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49-51页 |
4.3.1 职业高原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49-50页 |
4.3.2 职业倦怠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0页 |
4.3.3 离职意愿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0-51页 |
4.4 形成正式调研问卷 | 第51-53页 |
5 正式调研与数据分析 | 第53-71页 |
5.1 正式调研 | 第53-55页 |
5.1.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4-55页 |
5.2 信度分析 | 第55-57页 |
5.2.1 职业高原各个维度的信度检验 | 第56页 |
5.2.2 职业倦怠各个维度的信度检验 | 第56-57页 |
5.2.3 离职意愿的信度检验 | 第57页 |
5.3 效度分析 | 第57-60页 |
5.3.1 职业高原的效度检验 | 第58-59页 |
5.3.2 职业倦怠的效度检验 | 第59-60页 |
5.3.3 离职意愿的效度检验 | 第60页 |
5.4 新生代员工职业高原的差异分析 | 第60-66页 |
5.5 相关性分析 | 第66-68页 |
5.5.1 职业高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 第66-67页 |
5.5.2 职业高原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 第67-68页 |
5.5.3 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 第68页 |
5.6 假设检验 | 第68-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81页 |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71-73页 |
6.2 管理建议 | 第73-79页 |
6.2.1 职业高原方面 | 第73-74页 |
6.2.2 职业倦怠方面 | 第74-77页 |
6.2.3 离职意愿方面 | 第77-79页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附录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