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煤制天然气技术综述 | 第9-11页 |
1.1.1 煤气化利用现状 | 第9-10页 |
1.1.2 超临界水中的煤气化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 | 第11-12页 |
1.2.1 CFD 技术 | 第11-12页 |
1.2.2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优势 | 第12页 |
1.3 超临界水煤气化数值模拟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4 超临界水煤气化换热器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4.1 换热器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13页 |
1.4.2 数值模拟优化换热器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5 超临界水理化性质 | 第14-16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超临界水煤气化关键设备多相流动和沉积数值模拟研究 | 第19-49页 |
2.1 超临界水煤气化盘管工段 CFD 三维模型建立 | 第19-24页 |
2.1.1 建立几何模型 | 第19-20页 |
2.1.2 网格划分 | 第20-21页 |
2.1.3 模拟方法和控制方程 | 第21页 |
2.1.4 相间作用力 | 第21-22页 |
2.1.5 湍流封闭模型 | 第22-23页 |
2.1.6 颗粒碰撞模型 | 第23-24页 |
2.1.7 初始及边界条件 | 第24页 |
2.1.8 求解控制 | 第24页 |
2.2 超临界水煤气化弯管流场分析和沉积结果讨论 | 第24-38页 |
2.2.1 模型验证 | 第24页 |
2.2.2 盘管工段水平放置时的流动状况 | 第24-27页 |
2.2.3 竖直弯管段 380℃沉积状况(0-25s) | 第27-30页 |
2.2.4 竖直弯管 380℃沉积状况 0-250s | 第30-33页 |
2.2.5 竖直弯管 350℃的沉积状况 0-250s | 第33-38页 |
2.3 超临界水煤气化换热器管箱沉积状况和结构优化 | 第38-41页 |
2.3.1 超临界水中煤气化换热器多相流体系模型建立 | 第39页 |
2.3.2 网格划分和模拟参数 | 第39-41页 |
2.4 超临界水中煤气化换热器流场模拟和沉积结果分析 | 第41-47页 |
2.4.1 不同流量对沉积的影响 | 第41-42页 |
2.4.2 不同进料位置和进料角度对沉积的影响 | 第42-44页 |
2.4.3 管程排列方式的影响 | 第44-45页 |
2.4.4 管箱长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2.4.5 颗粒尺寸的影响 | 第46-47页 |
2.5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超临界水中煤气化反应器和换热器传热、反应的模拟 | 第49-63页 |
3.1 超临界水煤气化反应器高温区预热模拟 | 第49-51页 |
3.1.1 CFD 三维反应器模型建立 | 第49-50页 |
3.1.2 反应条件 | 第50页 |
3.1.3 超临界水中乙醇燃烧动力学 | 第50-51页 |
3.1.4 数值模拟模型 | 第51页 |
3.2 超临界水中反应器预热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51-54页 |
3.3 管壳式换热器传热相变数值模拟方法 | 第54-55页 |
3.3.1 换热器模型 | 第54-55页 |
3.4 换热器换热及相变结果分析 | 第55-62页 |
3.4.1 模型验证 | 第55-56页 |
3.4.2 相变及温度场/压力场 | 第56-58页 |
3.4.3 壳程不同热流体流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3.4.4 挡板间距的影响 | 第59-61页 |
3.4.5 辐射传热的影响 | 第61-62页 |
3.5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