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公共秩序管理论文

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群体性劳资事件处置分析与措施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的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的现状第15-17页
    1.3 本文的主要框架第17-19页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7-18页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深圳市南湾街道劳资纠纷管理现状及国外经验借鉴第19-40页
    2.1 深圳市南湾街道劳动管理的基本情况第19-20页
        2.1.1 南湾街道企业及用工概况第19页
        2.1.2 南湾街道劳资案件数据第19-20页
    2.2 南湾街道群体性劳资纠纷调解机构及调处渠道分析第20-30页
        2.2.1 群体性劳资纠纷的处置级别第20-22页
        2.2.2 南湾街道劳资纠纷调解机构第22-25页
        2.2.3 南湾街道劳资纠纷调处渠道分析第25-30页
    2.3 多领域问题引发南湾街道群体性劳资纠纷第30-34页
        2.3.1 补偿金基数和年限的规定引发经济补偿金问题第30-31页
        2.3.2 转型升级和总部经济引发的企业搬迁问题第31页
        2.3.3 三来一补企业转型引发的企业责任主体认定问题第31-33页
        2.3.4 劳务派遣暂行条例引发的劳务派遣领域问题第33-34页
    2.4 国外先进经验及借鉴第34-39页
        2.4.1 兼顾三方的美国模式第34-35页
        2.4.2 唯意志的英国模式第35-37页
        2.4.3 社会合作伙伴的德国模式第37页
        2.4.4 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第37-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南湾街道群体性劳资纠纷多发的问题分析第40-51页
    3.1 法律条文内容和法律援助机制滞后第40-42页
        3.1.1 劳动关系的认定不清晰第40页
        3.1.2 法律条文对接不协调第40-41页
        3.1.3 法律援助机制滞后第41-42页
    3.2 经济政策调整增加劳资压力第42-45页
        3.2.1 产业调整和城市更新带来客观压力第42-43页
        3.2.2 综合用工成本不断上升第43-45页
        3.2.3 劳资双方根本利益对立第45页
    3.3 管理体系设置不协调第45-48页
        3.3.1 处置部门存在权责交叉现象第45-46页
        3.3.2 现有执法队伍人员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第46-47页
        3.3.3 现有社工服务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第47-48页
    3.4 处置工作保障基础薄弱第48-50页
        3.4.1 缺乏基层应急基金提供的物质支持第48页
        3.4.2 缺乏与联动处置力量的有效衔接第48-49页
        3.4.3 缺乏应对新生代劳务工的宣传方式和平台第49-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南湾街道群体性劳资纠纷的处置措施第51-65页
    4.1 法律法规条文和法律援助的完善措施第51-56页
        4.1.1 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法外诉求第51-53页
        4.1.2 修订完善法律法规条文第53-55页
        4.1.3 法律援助的完善措施第55-56页
    4.2 推进劳资双方的诚信沟通第56-59页
        4.2.1 提供标准格式的工资计算方法第56-57页
        4.2.2 提升企业的用工管理水平第57-58页
        4.2.3 完善社工服务第58-59页
    4.3 管理机制的健全措施第59-61页
        4.3.1 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分离第59-60页
        4.3.2 提升社工人员服务能力不足第60页
        4.3.3 健全合理的处置人员激励机制第60-61页
    4.4 提升公务服务水平第61-64页
        4.4.1 设立基层应急保障备用金第61页
        4.4.2 明确群体性劳资事件的事权单位第61-62页
        4.4.3 创建和谐劳动示范区第62-63页
        4.4.4 加快微电子政务宣传平台的建设第63-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后记第71-72页
个人简历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坟地诉讼”看习惯法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
下一篇:数字视频复制—粘贴篡改被动取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