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的多元解读与中学语文教学--以《雷雨》为例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三、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现状 | 第11-1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的戏剧教学 | 第17-25页 |
一、香港地区的戏剧教学 | 第17-19页 |
二、国外的戏剧教学 | 第19-20页 |
三、中国大陆的戏剧教学 | 第20-22页 |
四、戏剧教学的实质和多元解读 | 第22-25页 |
第三章 戏剧的多元解读与语文教学 | 第25-39页 |
一、戏剧在语文课堂中的解读方式 | 第25-29页 |
(一) 一元解读与多元解读 | 第26-27页 |
(二) 教师:文本分析与多元解读 | 第27-28页 |
(三) 学生:认知反应与多元解读 | 第28-29页 |
二、现代戏剧的文学性多元解读 | 第29-34页 |
(一) 主题主旨 | 第29-30页 |
(二) 人物形象 | 第30-33页 |
(三) 艺术价值 | 第33-34页 |
三、现代戏剧的舞台性教学呈现 | 第34-39页 |
(一) 戏剧影像观赏 | 第34页 |
(二) 戏剧文本创作 | 第34-35页 |
(三) 戏剧文本表演 | 第35-39页 |
第四章 推广与矛盾 | 第39-42页 |
一、推广:戏剧多元解读的可行性 | 第39-40页 |
二、矛盾:多元解读VS应试教育 | 第40-41页 |
三、建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解读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1 | 第46-55页 |
附录2 | 第55-56页 |
附录3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