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红外技术及仪器论文--红外探测、红外探测器论文

高超声速红外导引头成像建模与数字化仿真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及实际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3 本文结构安排第9-13页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9-10页
        1.3.2 创新点和特色第10-13页
第二章 红外成像工程化模型分析第13-39页
    2.1 红外成像导引头的总体指标设计与分析第13-22页
        2.1.1 作用距离第13-18页
        2.1.2 空间分辨率第18页
        2.1.3 温度分辨率第18-21页
        2.1.4 视场和瞬时视场第21-22页
        2.1.5 发现概率和虚警概率第22页
    2.2 光学系统畸变第22-24页
        2.2.1 成像镜头的径向几何畸变第23页
        2.2.2 图像采集控制器的横纵方向采集畸变第23-24页
    2.3 空间传递特性第24-32页
        2.3.1 调制传递函数第24-28页
        2.3.2 点扩散函数第28-32页
    2.4 信号响应度函数曲线第32-37页
        2.4.1 光电探测器的信号响应率第32-33页
        2.4.2 光电探测器的暗电流第33-34页
        2.4.3 光电探测器的饱和阈值第34-37页
    2.5 三维噪声模型第37-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大气传输特性和气动光学效应第39-47页
    3.1 大气层的红外辐射传输特性第39-44页
        3.1.1 红外辐射传输影响因素分析第39-41页
        3.1.2 大气路径辐射亮度第41-43页
        3.1.3 大气透过率模型分析第43-44页
    3.2 气动光学效应的研究第44-46页
        3.2.1 实验方法第44页
        3.2.2 统计方法第44-46页
        3.2.3 随机相位屏法(random phase screen)第46页
    3.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基于折射率模型的湍流场热辐射建模第47-63页
    4.1 高速湍流场中的折射率特征分析第47-50页
        4.1.1 折射率与温度的关系第47-48页
        4.1.2 折射率与密度的关系第48-50页
    4.2 气动热环境下光学头罩的折射率分布分析第50-53页
    4.3 湍流场热辐射建模第53-58页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8-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高超声速红外成像导引头数字化仿真第63-69页
    5.1 软件仿真环境第63页
    5.2 软件总体结构第63-64页
        5.2.1 软件程序接口第63-64页
        5.2.2 软件流程第64页
    5.3 仿真结果分析第64-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致谢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扫频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应用于锁相环中的压控振荡器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