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内地铁安全管理与应急体系现状 | 第12-15页 |
1.3.2 国外安全管理与应急体系的现状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地铁运营危险源辨识评价与事故分析 | 第18-43页 |
2.1 危险源相关概念 | 第18-22页 |
2.1.1 危险源的分类 | 第18-20页 |
2.1.2 危险源的辨识 | 第20-22页 |
2.2 事故致因理论 | 第22-24页 |
2.3 危险源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安全事故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24-25页 |
2.4 地铁运营常见事故分析 | 第25-39页 |
2.4.1 地铁运营事故统计分析 | 第25-27页 |
2.4.2 地铁运营事故的事故树分析 | 第27-33页 |
2.4.3 地铁运营风险评价 | 第33-39页 |
2.5 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 | 第39-42页 |
2.5.1 人员因素 | 第39-40页 |
2.5.2 机械设备的因素 | 第40-41页 |
2.5.3 环境因素 | 第41-42页 |
2.5.4 管理因素 | 第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 第43-56页 |
3.1 我国地铁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3.2 基于 PDCA 地铁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 | 第44-53页 |
3.2.1 PDCA 循环模式简介 | 第44-45页 |
3.2.2 基于 PDCA 循环的地铁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 | 第45-53页 |
3.3 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相关建议 | 第53-55页 |
3.3.1 建立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机构 | 第53-54页 |
3.3.2 完善现有的安全管理法律规范 | 第54-55页 |
3.3.3 引入第三方评价咨询机构 | 第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 第56-72页 |
4.1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情况 | 第56-59页 |
4.1.1 应急管理的概念 | 第56页 |
4.1.2 我国的应急管理发展 | 第56-57页 |
4.1.3 我国地铁(城市轨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开展 | 第57-58页 |
4.1.4 我国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58-59页 |
4.2 应急管理的过程 | 第59-60页 |
4.3 地铁运营应急管理机制 | 第60-68页 |
4.3.1 应急的预防与准备机制 | 第61-64页 |
4.3.2 事故监测与预警系统机制 | 第64-66页 |
4.3.3 事故应急联动与救援 | 第66-68页 |
4.3.4 事故的事后恢复与重建 | 第68页 |
4.4 对完善地铁运营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 | 第68-71页 |
4.4.1 立法层面 | 第69页 |
4.4.2 社会层面 | 第69-70页 |
4.4.3 运作层面 | 第70-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Ⅰ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