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双学位制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明确要求 | 第11-12页 |
1.1.2 目前我国高校双学位开设已形成较大的规模 | 第12页 |
1.1.3 从学生角度研究满意度成为高校发展的需要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1 微观方面 | 第13页 |
1.2.2 宏观方面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专业培养的学生满意度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3.2 本科双学位培养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3.3 双学位培养的学生满意度研究综述 | 第18页 |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理论概述 | 第20-28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双学位 | 第20页 |
2.1.2 学生满意度 | 第20-21页 |
2.1.3 培养工作 | 第21页 |
2.2 顾客满意理论 | 第21-23页 |
2.2.1 顾客满意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21-22页 |
2.2.2 顾客满意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适用性 | 第22-23页 |
2.3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 | 第23-25页 |
2.3.1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基本观点 | 第23页 |
2.3.2 市场化运作下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 | 第23-24页 |
2.3.3 学生满意度测评在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5-26页 |
2.4.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25页 |
2.4.2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可行性 | 第25-26页 |
2.5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第26-28页 |
2.5.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26页 |
2.5.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高校教学及管理中的运用 | 第26-28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8-35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8-29页 |
3.2 研究工具 | 第29-30页 |
3.2.1 问卷的编制 | 第29-30页 |
3.2.2 访谈提纲的编制 | 第30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30页 |
3.4 问卷预试 | 第30-34页 |
3.4.1 项目分析 | 第31页 |
3.4.2 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3.4.3 问卷信度 | 第33页 |
3.4.4 问卷效度 | 第33-34页 |
3.5 正式调查的实施 | 第34-35页 |
第4章 问卷调查分析 | 第35-47页 |
4.1 N大学本科双学位学生修读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4.2 样本人.学资料 | 第36-37页 |
4.3 本科双学位培养工作学生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 第37-40页 |
4.3.1 本科双学位培养工作总体满意度及各维度满意度描述性分析 | 第37-38页 |
4.3.2 培养工作各维度的学生满意度排序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4.3 本科双学位培养工作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 | 第40-42页 |
4.4 本科双学位培养工作学生满意度的内部差异分析 | 第42-47页 |
4.4.1 不同性别学生满意度差异比较 | 第42页 |
4.4.2 不同修读原因学生满意度差异比较 | 第42-44页 |
4.4.3 是否了解就读专业相关情况上的差异比较 | 第44页 |
4.4.4 是否接受过修读指导上的差异比较 | 第44-45页 |
4.4.5 对双学位学费设定不同接受程度上的差异比较 | 第45-47页 |
第5章 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5.1 访谈资料的收集 | 第47页 |
5.2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47-48页 |
5.3 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48-56页 |
5.3.1 修读双学位的主要原因 | 第48-49页 |
5.3.2 修读期望及其达成度 | 第49-50页 |
5.3.3 选择专业的指导及修读期间的困难 | 第50-51页 |
5.3.4 培养工作中较为满意的方面 | 第51-52页 |
5.3.5 培养工作中较为不满意的方面 | 第52-53页 |
5.3.6 学校对双学位的管理及学生评价 | 第53-56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6-6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6.2 本科双学位培养工作中学生满意的方面 | 第57-58页 |
6.2.1 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 | 第57页 |
6.2.2 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 | 第57-58页 |
6.2.3 论文导师的指导态度 | 第58页 |
6.3 本科双学位培养工作中学生不满意的方面 | 第58-60页 |
6.3.1 学校的管理工作 | 第58-59页 |
6.3.2 学生的修读成效 | 第59页 |
6.3.3 专业介绍及修读指导 | 第59-60页 |
6.4 本科双学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60-62页 |
6.4.1 学校管理方面的缺失 | 第60-61页 |
6.4.2 学生选择双学位专业具有盲目性 | 第61-62页 |
6.5 对现有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62-64页 |
6.5.1 学校宏观指导不足 | 第62页 |
6.5.2 学院教学管理松散 | 第62-63页 |
6.5.3 双学位师资力量不足 | 第63页 |
6.5.4 对学生的修读指导缺失 | 第63页 |
6.5.5 学生修读双学位有一定功利性 | 第63-64页 |
6.6 对策与建议 | 第64-66页 |
6.6.1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监控机制 | 第64页 |
6.6.2 优化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 | 第64-65页 |
6.6.3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增强学生成就动机 | 第65页 |
6.6.4 适度控制规模,提高学位标准 | 第65-66页 |
6.6.5 加强修读指导,提升培养价值 | 第66页 |
6.7 创新与不足 | 第66-68页 |
6.7.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66-67页 |
6.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 第72-75页 |
本科双学位培养工作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72-75页 |
访谈提纲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