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纳西语(么些语)论文

纳西语话题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第一节 纳西语话题句的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学术创新的理论意义第11页
        二、实际应用价值第11-12页
    第二节 论文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一、田野调查法第12页
        二、描写法第12页
        三、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相结合第12-13页
    第三节 语料来源第13页
    第四节 话题句研究的历史回顾第13-23页
        一、汉语的话题句研究第13-19页
        二、汉藏语系非汉语的话题句研究第19-23页
第二章 纳西族及纳西语简介第23-31页
    第一节 纳西族概况第23-25页
        一、纳西族的自称第23-24页
        二、纳西族的历史第24-25页
    第二节 纳西语研究概况第25-26页
    第三节 纳西语西部方言大研镇话音系第26-31页
        一、声母第26-28页
        二、韵母第28-29页
        三、声调第29页
        四、音节结构类型第29-31页
第三章 纳西语话题句的构成第31-51页
    第一节 纳西语话题句的基本结构第31-32页
    第二节 纳西语的话题成分第32-45页
        一、词和短语作为话题第32-42页
        二、小句做话题第42-45页
    第三节 纳西语话题的层次第45-51页
        一、纳西语的主话题第45-47页
        二、纳西语的次话题第47页
        三、纳西语的次次话题第47-51页
第四章 纳西语话题句的类型第51-65页
    第一节 语域式话题句第51-55页
        一、时间或地点为框架的话题句第51-52页
        二、领属关系话题句第52-53页
        三、整体和部分关系话题句第53页
        四、全集和子集关系话题句第53-54页
        五、背景关系话题句第54-55页
    第二节 分裂式话题句第55-58页
        一、分裂式话题句的句法表现第55-56页
        二、分裂式话题句的构成第56-58页
    第三节 分句式话题句第58-60页
        一、小句做句子话题第59页
        二、分句式话题句中的条件关系第59-60页
    第四节 拷贝式话题句第60-65页
        一、动词性成分做拷贝话题第61-62页
        二、名词性成分做拷贝话题第62-65页
第五章 纳西语的话题标记第65-77页
    第一节 纳西语话题标记的定性第65-66页
    第二节 纳西语中常见的提顿词分析第66-70页
        一、提顿词“i33”及其多功能性第66-67页
        二、提顿词“se55”及其多功能性第67-69页
        三、提顿词“me33”及其多功能性第69-70页
        四、提顿词“t?h?33”及其多功能性第70页
    第三节 纳西语提顿词的来源第70-75页
    第四节 纳西语话题标记的连用第75-77页
第六章 纳西语话题的指称特点第77-85页
    第一节 定指范畴与纳西语话题第77-80页
        一、有定成分做纳西语话题第77-78页
        二、无定成分做纳西语话题第78-80页
    第二节 有指-无指与纳西语话题第80-82页
    第三节 类指成分与纳西语话题第82-85页
第七章 纳西语话题成分的功能第85-96页
    第一节 纳西语话题的核心功能第85-89页
        一、话题功能必须在语域之内第85-86页
        二、话题提供语义相关性的索引第86-87页
        三、话题之后必须有述题第87-89页
    第二节 纳西语话题的信息功能第89-91页
        一、话题信息的已知性第89-90页
        二、话题标记的信息功能第90-91页
    第三节 纳西语话题的对比功能第91-96页
        一、话题焦点和对比焦点第92-94页
        二、话题在小句中的对比功能第94-96页
第八章 纳西语话题的语法化第96-103页
    第一节 纳西语话题的语法化特征第96-97页
    第二节 话题结构和纳西语特殊句式第97-103页
        一、纳西语被动句和话题结构第97-99页
        二、纳西语存在句和话题结构第99-101页
        三、纳西语判断句和话题结构第101-103页
第九章 结语第103-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2页
附录第112-20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200-201页
致谢第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郑方言儿化词研究
下一篇:《聊斋志异》呈现的社会悲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