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呈现的社会悲剧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4页 |
一、《聊斋志异》研究述评 | 第6-13页 |
二、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书生之于科举:“沦陷”的悲剧 | 第14-27页 |
第一节 相关悲剧作品赏析 | 第14-22页 |
一、生活的悲剧:屡试不中 | 第15-17页 |
二、制度的悲剧:八股僵化 | 第17-19页 |
三、命运的悲剧:身不由己 | 第19-22页 |
第二节 书生“沦陷”的悲剧探究 | 第22-27页 |
一、从蒲松龄个人经历看书生的“沦陷” | 第23-24页 |
二、书生“沦陷”的悲剧解析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国家之于战乱:“沦亡”的悲剧 | 第27-35页 |
第一节 相关悲剧作品赏析 | 第27-31页 |
一、生命的悲剧:乱世求存 | 第28-29页 |
二、家庭的悲剧:离散求聚 | 第29-30页 |
三、女性的悲剧:守护尊严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国家“沦亡”的悲剧探究 | 第31-35页 |
一、特定社会环境分析 | 第32-33页 |
二、国家“沦亡”的悲剧解析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百姓之于官府:“沦丧”的悲剧 | 第35-42页 |
第一节 相关悲剧作品赏析 | 第35-39页 |
一、屈打成招的悲剧:患难见真情 | 第36-37页 |
二、伸冤无门的悲剧:拼死抗争 | 第37-39页 |
第二节 百姓“沦丧”的悲剧探究 | 第39-42页 |
一、相关社会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二、百姓“沦丧”的悲剧解析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