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 1.2 CO_2/CH_4的分离方法 | 第15-20页 |
| 1.2.1 吸附法 | 第15-16页 |
| 1.2.2 吸收法 | 第16-17页 |
| 1.2.3 深冷分离法 | 第17-18页 |
| 1.2.4 膜分离法 | 第18-20页 |
| 1.3 气体分离膜 | 第20-24页 |
| 1.3.1 气体分离膜的发展历史 | 第20页 |
| 1.3.2 气体分离膜的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 1.3.3 气体分离膜的材料 | 第22-23页 |
| 1.3.4 气体分离膜的Robeson上限 | 第23-24页 |
| 1.4 聚合物材料 | 第24-27页 |
| 1.4.1 玻璃态聚合物 | 第24-25页 |
| 1.4.1.1 聚砜 | 第24-25页 |
| 1.4.2 橡胶态聚合物 | 第25-27页 |
| 1.4.2.1 聚乙二醇 | 第25-26页 |
| 1.4.2.2 聚二甲基硅氧烷 | 第26-27页 |
|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9-33页 |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9-30页 |
| 2.1.1 实验药品 | 第29页 |
| 2.1.2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 2.2 表征方法 | 第30-31页 |
| 2.2.1 核磁谱图的测定 | 第30页 |
| 2.2.2 红外谱图的测定 | 第30页 |
| 2.2.3 凝胶渗透色谱的测定 | 第30-31页 |
| 2.2.4 热重分析 | 第31页 |
| 2.3 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PSF-PDMS气体分离膜的制备及性能 | 第33-41页 |
| 3.1 引言 | 第33页 |
| 3.2 PSF聚合物和PSF-PDMS共聚物的制备 | 第33-35页 |
| 3.2.1 PSF聚合物的制备 | 第33-34页 |
| 3.2.2 PSF-PDMS共聚物的制备 | 第34-35页 |
| 3.3 PSF膜和PSF-PDMS膜的制备 | 第35页 |
| 3.4 聚合物PSF、PDMS和共聚物PSF-PDMS的结构表征 | 第35-36页 |
| 3.4.1 聚合物PSF、PDMS和共聚物PSF-PDMS的核磁表征 | 第35-36页 |
| 3.4.2 聚合物PSF、PSF-PDMS的红外表征 | 第36页 |
| 3.5 PDMS含量对气体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 3.6 温度对气体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PSF-PEG气体分离膜的制备及性能 | 第41-57页 |
| 4.1 引言 | 第41-42页 |
| 4.2 PSF聚合物和PSF-PEG共聚物的制备 | 第42-43页 |
| 4.3 PSF聚合物膜和PSF-PEG共聚物膜的制备 | 第43-44页 |
| 4.4 PSF聚合物和PSF-PEG共聚物的表征 | 第44-45页 |
| 4.4.1 核磁氢谱结构分析(1H-NMR) | 第44-45页 |
| 4.5 PSF-PEG共聚物膜的表征 | 第45-47页 |
| 4.5.1 红外光谱结构分析(FT-IR) | 第45-46页 |
| 4.5.2 热稳定性分析(TGA) | 第46-47页 |
| 4.6 PSF-PEGs的气体分离性能 | 第47-55页 |
| 4.6.1 PEG分子量对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 4.6.2 PEG含量对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 4.6.3 25℃下,压力对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 4.6.4 1atm下,温度对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 4.6.5 PSF-PEGs膜对CO_2/CH_4的理想选择性 | 第54-55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发表的论文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