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总务工作论文

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研究--以济南市xx小学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0-2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3页
        (一)小学生欺凌事件频繁发生第10-11页
        (二)欺凌行为严重危害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第11页
        (三)小学生欺凌行为的形势不容乐观第11-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一)理论意义第13页
        (二)实践意义第13-14页
    三、文献综述第14-22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第14-18页
        (二)国内相关研究第18-21页
        (三)研究述评第21-22页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第22页
    五、研究方法第22-24页
        (一)文献法第22页
        (二)问卷调查法第22-23页
        (三)访谈法第23-24页
第一章 校园欺凌行为概述第24-31页
    一、概念界定第24-26页
        (一)欺凌第24页
        (二)欺凌行为第24-25页
        (三)校园欺凌行为第25-26页
    二、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第26-27页
        (一)普遍性第26页
        (二)隐蔽性第26-27页
        (三)失衡性第27页
        (四)反复性第27页
    三、校园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第27-29页
        (一)肢体欺凌第27-28页
        (二)言语欺凌第28页
        (三)网络欺凌第28页
        (四)社交欺凌第28-29页
    四、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第29-31页
        (一)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第29-30页
        (二)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第30页
        (三)助推不良的社会风气第30-31页
第二章 济南市xx小学校园欺凌行为调查分析第31-45页
    一、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第31-33页
        (一)研究对象选取第31-32页
        (二)调查工具第32页
        (三)实施过程第32-33页
    二、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3-45页
        (一)对欺凌行为的认知第33-35页
        (二)欺凌行为发生的时间第35-36页
        (三)欺凌行为发生的场所第36-37页
        (四)欺凌行为发生的频率第37-39页
        (五)欺凌行为处理的方式第39-45页
第三章 小学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探析第45-52页
    一、法律滞后,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第45-46页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第45页
        (二)不良社会风气的腐蚀第45-46页
    二、学校重智轻德,管理疏忽第46-47页
        (一)应试教育的弊端第46页
        (二)心理健康教育薄弱第46-47页
        (三)校园欺凌防治措施不全面第47页
    三、父母责任缺失,家庭结构失衡第47-49页
        (一)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第47-48页
        (二)家长教育方式的不当第48-49页
        (三)家庭结构不完整第49页
    四、小学生心智不成熟,理性思维欠缺第49-52页
        (一)学生对校园欺凌行为缺乏深入认识第49-50页
        (二)被欺凌者胆小懦弱,求助意识差第50-51页
        (三)欺凌者理性思维欠缺,情绪易冲动第51-52页
第四章 防治小学生欺凌行为的教育对策第52-62页
    一、将欺凌行为纳入法律体系、建立健全反校园欺凌法第52-54页
        (一)国家要建立健全反校园欺凌法第52-53页
        (二)各省市要构建反校园欺凌协同治理机制第53页
        (三)学校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第53-54页
    二、学校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完善校园欺凌的防治机制第54-57页
        (一)确立防治校园欺凌的意识第54-55页
        (二)健全欺凌行为处理机制第55-56页
        (三)对校园欺凌进行定期总结与追踪第56-57页
    三、加强统整,建立三维一体的校园欺凌行为的防治体系第57-59页
        (一)强化家长的教育责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第57-58页
        (二)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做好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工作第58-59页
        (三)协同攻关,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反校园欺凌体系第59页
    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欺凌,预防或消除欺凌行为第59-62页
        (一)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远离欺凌行为第59-60页
        (二)引导学生树立反欺凌意识,从源头上防治欺凌行为第60页
        (三)帮助学生掌握处理欺凌行为的技艺,提升应对欺凌事件的能力第60-62页
结语第62-63页
注释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第68-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特征研究--基于“图形与几何”教学录像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以H地区D乡小学1-3年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