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8页 |
1.4.1 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危机管理理论与高校危机事件 | 第18-28页 |
2.1 危机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1.1 危机管理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危机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2.1 危机 | 第19-21页 |
2.2.2 高校危机事件 | 第21页 |
2.3 高校危机事件的类型 | 第21-23页 |
2.3.1 内在性危机 | 第21-22页 |
2.3.2 外在性危机 | 第22-23页 |
2.4 高校危机事件的特征 | 第23-25页 |
2.4.1 事发突然性 | 第23页 |
2.4.2 极易传播性 | 第23-24页 |
2.4.3 危害深远性 | 第24页 |
2.4.4 群体难控性 | 第24-25页 |
2.4.5 高度敏感性 | 第25页 |
2.4.6 处理双刃性 | 第25页 |
2.5 诱发高校危机事件的原因 | 第25-28页 |
2.5.1 社会因素 | 第26页 |
2.5.2 学校因素 | 第26页 |
2.5.3 个人因素 | 第26-27页 |
2.5.4 网络因素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危机事件应对能力 | 第28-38页 |
3.1 高校辅导员与高校危机事件 | 第28-30页 |
3.2 高校辅导员预防危机事件的能力 | 第30-33页 |
3.2.1 承担危机管理机构成员工作 | 第30-31页 |
3.2.2 关注学生思想动态 | 第31页 |
3.2.3 负责危机事件思想教育工作 | 第31-32页 |
3.2.4 及时排查危机隐患 | 第32-33页 |
3.3 高校辅导员危机事件发生中的能力应对 | 第33-35页 |
3.3.1 确认危机事件 | 第33页 |
3.3.2 第一时间处理危机事件 | 第33-34页 |
3.3.3 处理协调危机事件 | 第34-35页 |
3.4 高校辅导员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力应对 | 第35-38页 |
3.4.1 善后安抚危机事件 | 第35-36页 |
3.4.2 总结危机事件经验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危机事件应对能力调查分析 | 第38-48页 |
4.1 高校辅导员危机事件应对能力构成的调查方案设计 | 第38-39页 |
4.1.1 调查目的 | 第38页 |
4.1.2 调查基本情况 | 第38页 |
4.1.3 调查内容 | 第38-39页 |
4.2 高校辅导员危机事件应对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 第39-48页 |
4.2.1 高校辅导员危机事件应对缺失性能力 | 第40-45页 |
4.2.2 高校辅导员危机事件应对生长性能力 | 第45-48页 |
第五章 高校辅导员危机事件应对能力提升路径选择 | 第48-56页 |
5.1 知识与能力储备 | 第48-50页 |
5.1.1 知识自主学习 | 第48-49页 |
5.1.2 心理素质训练 | 第49页 |
5.1.3 沟通能力提升 | 第49页 |
5.1.4 反应处置能力养成 | 第49-50页 |
5.2 实践工作对策 | 第50-56页 |
5.2.1 国家重视危机事件应对立法 | 第50-51页 |
5.2.2 高校加强危机事件应对队伍建设 | 第51-53页 |
5.2.3 辅导员熟悉应对危机事件流程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