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四平市东丰路混合梁转体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2-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梁格法建模原理的研究第16-29页
    2.1 梁格法优势第16-18页
        2.1.1 空间梁单元法第16-17页
        2.1.2 板壳元法第17页
        2.1.3 梁格法第17-18页
        2.1.4 三维实体元法第18页
    2.2 纵向梁格截面特性第18-22页
        2.2.1 纵向梁格弯曲刚度的计算第18-20页
        2.2.2 纵向梁格扭转刚度的计算第20-22页
        2.2.3 纵向梁格剪切刚度的计算第22页
    2.3 横向梁格构件截面特性第22-24页
        2.3.1 横向梁格弯曲刚度的计算第22页
        2.3.2 横向梁格扭转刚度的计算第22-23页
        2.3.3 横向梁格剪切刚度的计算第23-24页
    2.4 梁格网格的划分第24-28页
        2.4.1 网格划分的基本原理第24-25页
        2.4.2 纵向划分方法第25-27页
        2.4.3 横向划分方法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混合梁转体斜拉桥施工力学分析第29-56页
    3.1 工程概况第29-31页
        3.1.1 设计原则第29页
        3.1.2 桥梁结构设计第29-31页
    3.2 混合梁转体斜拉桥施工方案第31-39页
    3.3 施工阶段模拟第39-43页
    3.4 建立成桥阶段的Midas模型第43-46页
        3.4.1 荷载定义与添加第43-44页
        3.4.5 荷载工况第44-45页
        3.4.6 全桥模型的建立第45-46页
    3.5 索力施工力学分析第46-51页
        3.5.1 转体阶段索力分析第46-49页
        3.5.2 成桥阶段索力分析第49-51页
    3.6 结构内力分布规律第51-54页
        3.6.1 转体阶段主桥内力第51-53页
        3.6.2 成桥阶段主桥内力第53-54页
    3.7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混合梁转体斜拉桥整体施工控制第56-86页
    4.1 整体施工控制体系构成第56-61页
        4.1.1 技术体系第56-57页
        4.1.2 信息传递体系第57-58页
        4.1.3 组织体系第58-59页
        4.1.4 管理指标标准体系第59-60页
        4.1.5 监测预警第60-61页
    4.2 监测方案的确定第61-70页
        4.2.1 主梁应力监测第61-62页
        4.2.2 主塔、主墩应力监测第62-64页
        4.2.3 斜拉索索力监测第64页
        4.2.4 转体监测第64-67页
        4.2.5 支架预压监测第67-68页
        4.2.6 立模标高监测第68页
        4.2.7 主梁高程监测第68-70页
        4.2.8 主梁轴线监测第70页
    4.3 斜拉索施工控制研究第70-75页
        4.3.1 工艺流程第70-73页
        4.3.2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第73-75页
    4.4 支架分析与控制第75-76页
    4.5 转体施工控制研究第76-77页
        4.5.1 试转体第76页
        4.5.2 转体防超转第76-77页
        4.5.3 转体抗倾覆控制第77页
    4.6 高程控制第77-85页
        4.6.1 预拱度设置第78-80页
        4.6.2 转后高程初步控制第80-81页
        4.6.3 转后高程控制第81-82页
        4.6.4 后施工段高程控制的方案优化第82-85页
    4.7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86-88页
    5.1 结论第86页
    5.2 创新性第86-87页
    5.3 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脑电的驾驶员情绪对驾驶安全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特大断面软岩隧道施工风险微震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