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导论第10-17页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主要内容第15-16页
    1.5 主要创新第16-17页
2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概述第17-24页
    2.1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内涵第17-19页
        2.1.1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定义第17-18页
        2.1.2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目标定位第18-19页
    2.2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9-22页
        2.2.1 生命价值理论第19-20页
        2.2.2 金融创新理论第20-21页
        2.2.3 金字塔底层(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BOP)战略理论第21-22页
    2.3 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意义第22-24页
        2.3.1 有助于保险公司拓展新市场,树立品牌形象第22页
        2.3.2 有助于改善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状态第22-23页
        2.3.3 有助于政府为农村低收入群体提供新的保护措施第23-24页
3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第24-42页
    3.1 我国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必要性第24-26页
        3.1.1 为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必要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第24页
        3.1.2 为增强我国农村低收入群体风险防范能力,有必要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第24-25页
        3.1.3 为完善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体系,有必要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第25-26页
    3.2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发展现状第26-31页
        3.2.1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产品体系第26-30页
        3.2.2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销售模式第30-31页
    3.3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1-36页
        3.3.1 保险公司涉足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动力不足第31-32页
        3.3.2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产品销售渠道匮乏第32页
        3.3.3 农村居民对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认识不足第32-33页
        3.3.4 农村居民了解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渠道单一第33-34页
        3.3.5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产品供给与需求错位第34-35页
        3.3.6 农村居民对保险公司及业务员的认知和评价不高第35-36页
        3.3.7 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不健全第36页
    3.4 影响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需求的因素第36-42页
        3.4.1 模型的选取与设定第36-37页
        3.4.2 变量选取与赋值第37-39页
        3.4.3 回归过程第39-41页
        3.4.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第41-42页
4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第42-52页
    4.1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国际经验第42-49页
        4.1.1 国际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产品体系第42-45页
        4.1.2 国际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运营模式第45-49页
    4.2 国际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对我国的启示第49-52页
        4.2.1 开发适合我国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产品第50页
        4.2.2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第50-51页
        4.2.3 建立有效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运营模式第51-52页
5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可持续发展对策第52-60页
    5.1 加强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知识的宣传和客户服务第52-53页
        5.1.1 加强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知识的宣传第52页
        5.1.2 注重客户的服务第52-53页
    5.2 设计适销对路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产品第53-55页
        5.2.1 产品开发策略第53-54页
        5.2.2 产品组合策略第54-55页
        5.2.3 产品定价策略第55页
    5.3 确定合理的保费收取模式第55-56页
        5.3.1 保费收取的频率第55页
        5.3.2 保费收取的时机第55-56页
        5.3.3 保费收取的方式第56页
    5.4 选择适合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发展的运营模式第56-57页
        5.4.1 确立以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商业化模式的主导地位第56-57页
        5.4.2 积极推动政府支持的半商业模式的发展第57页
        5.4.3 发展多主体合作模式作为补充第57页
    5.5 加强政府支持与监管第57-60页
        5.5.1 加大政府政策支持第57-58页
        5.5.2 加强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监管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5页
后记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加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对策
下一篇:当前我国媒介权力的异化与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