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致谢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 | 第13-15页 |
1.2.2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 | 第15-17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基于增加价值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9页 |
2.1 增加价值理论 | 第20-23页 |
2.1.1 增加价值的内涵 | 第20页 |
2.1.2 增加价值的计算方法 | 第20-22页 |
2.1.3 计算增加价值的作用 | 第22-23页 |
2.2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理论 | 第23-29页 |
2.2.1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 第23-24页 |
2.2.2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的概念 | 第24-25页 |
2.2.3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 第25-29页 |
第三章 基于增加价值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9页 |
3.1 基于增加价值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思路 | 第29-30页 |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第30页 |
3.2 基于增加价值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4页 |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0-33页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34页 |
3.3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的评价方法 | 第34-39页 |
3.3.1 突变级数法模型概述 | 第34-35页 |
3.3.2 突变级数法计算步骤 | 第35-39页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39-51页 |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39页 |
4.2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 | 第39-46页 |
4.2.1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39页 |
4.2.2 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性系数及排名 | 第39-46页 |
4.3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51页 |
4.3.1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总体分析 | 第46页 |
4.3.2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横向比较分析 | 第46-47页 |
4.3.3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纵向比较分析 | 第47-5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