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2-25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12-16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四) 论文创新 | 第21-25页 |
第一章 马克思政治平等观的形成和发展 | 第25-47页 |
(一) 马克思对启蒙资产阶级政治平等观的批判 | 第26-29页 |
(二)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遇到农民政治不平等问题 | 第29-33页 |
(三) 马克思政治平等观的形成 | 第33-35页 |
(四) 马克思政治平等观的发展 | 第35-47页 |
第二章 马克思政治平等观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 第47-81页 |
(一) 马克思政治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第47-69页 |
1、 政治平等是形式平等 | 第47-49页 |
2、 资本主义政治平等 | 第49-60页 |
3、 无国家的平等 | 第60-64页 |
4、 社会主义政治平等 | 第64-69页 |
(二) 马克思政治平等观的主要特征 | 第69-81页 |
1、 构成无产阶级政治解放的学说 | 第70-73页 |
2、 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 | 第73-77页 |
3、 突出政治权利平等 | 第77-79页 |
4、 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 | 第79-81页 |
第三章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政治平等观 | 第81-98页 |
(一) 政治平等观形成的不同途径 | 第81-87页 |
1、 政治平等观形成的不同生活环境 | 第81-85页 |
2、 政治平等观的重心不同 | 第85-87页 |
(二) 政治平等观的相互影响 | 第87-93页 |
1、 恩格斯政治平等观对马克思政治平等观的影响 | 第87-92页 |
2、 马克思政治平等观对恩格斯政治平等观的影响 | 第92-93页 |
(三) 恩格斯对马克思政治平等观的丰富 | 第93-98页 |
第四章 马克思政治平等观与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 第98-111页 |
(一) 马克思政治平等观与工人运动 | 第98-108页 |
(二) 马克思政治平等观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 第108-111页 |
第五章 马克思政治平等观的当代影响 | 第111-146页 |
(一) 马克思政治平等观与当代政治平等观 | 第111-129页 |
1、 当代政治平等观的新问题 | 第111-122页 |
2、 马克思政治平等观对当代政治平等观的影响 | 第122-128页 |
3、 当代政治平等观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启示 | 第128-129页 |
(二) 马克思政治平等观与和谐社会 | 第129-146页 |
1、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平等的重要性 | 第130-134页 |
2、 充分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平等建设的艰巨性 | 第134-138页 |
3、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平等建设的思考 | 第138-146页 |
结论 | 第146-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4页 |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54-155页 |
致谢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