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外学生社团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学生社团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2 中西方高校学生社团概述 | 第17-27页 |
2.1 高校学生社团相关概念的提出 | 第17-18页 |
2.1.1 社团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高校学生社团的概念以及性质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 中西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与特点比较 | 第18-25页 |
2.2.1 中西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划分 | 第19-20页 |
2.2.2 中西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分析 | 第20-23页 |
2.2.3 中西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比较 | 第23-25页 |
2.3 西方高校社团对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启示 | 第25-27页 |
3 中西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建设现状 | 第27-38页 |
3.1 中西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政策的比较 | 第27-29页 |
3.1.1 西方高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规定 | 第27页 |
3.1.2 中国教育政策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指导 | 第27-29页 |
3.2 中西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构的比较 | 第29-30页 |
3.2.1 西方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机构 | 第29页 |
3.2.2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机构 | 第29-30页 |
3.3 中西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建设理念的比较 | 第30-31页 |
3.3.1 西方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建设理念 | 第30-31页 |
3.3.2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建设理念 | 第31页 |
3.4 高校学生社团产生、活动与经费管理的比较 | 第31-38页 |
3.4.1 西方高校学生社团产生、活动、经费的管理 | 第31-33页 |
3.4.2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产生过程、活动、经费的管理 | 第33-38页 |
4 加强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 | 第38-47页 |
4.1 高校学生社团的领导建设 | 第38-40页 |
4.1.1 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 | 第38-39页 |
4.1.2 共青团组织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 | 第39页 |
4.1.3 高校院系相关部门对社团健康发展的引导 | 第39-40页 |
4.2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保障机制 | 第40-43页 |
4.2.1 健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提高社团工作质量 | 第40-41页 |
4.2.2 加强社团队伍建设,完善考评机制 | 第41-42页 |
4.2.3 加大高校社团经费投入,创造发展有利条件 | 第42-43页 |
4.3 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43-45页 |
4.3.1 加强高校学生社团的政治理论水平 | 第43-44页 |
4.3.2 加强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建设 | 第44-45页 |
4.4 加强学生社团的自身建设 | 第45-47页 |
4.4.1 进一步完善社团制度建设 | 第45页 |
4.4.2 积极倡导健康的社团文化 | 第45页 |
4.4.3 明确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 | 第45-46页 |
4.4.4 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社团可持续发展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