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本文研究框架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1.3.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页 |
第二章 关联方交易的基本理论 | 第13-24页 |
2.1 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界定与特征 | 第13-16页 |
2.1.1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关联力关系的界定 | 第13-14页 |
2.1.2 关联方关系的特征 | 第14-15页 |
2.1.3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关联方交易的界定 | 第15页 |
2.1.4 关联方交易的特征 | 第15-16页 |
2.2 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 | 第16-17页 |
2.2.1 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原则 | 第16-17页 |
2.2.2 关联方关系的披露范围和内容 | 第17页 |
2.2.3 关联方交易的披露范围和内容 | 第17页 |
2.3 新旧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交易规范的比较 | 第17-20页 |
2.3.1 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界定比较 | 第18页 |
2.3.2 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比较 | 第18-20页 |
2.4 关联方交易动机分析 | 第20-23页 |
2.4.1 关联方交易动机的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2.4.2 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客观条件 | 第21-22页 |
2.4.3 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动机分析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制造业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现状分析 | 第24-31页 |
3.1 选择制造业上司公市为研究样本的原因 | 第24-27页 |
3.2 制造业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金额及次数分析 | 第27-28页 |
3.3 制造业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类型分析 | 第28-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页 |
第四章 新旧会计准则下制造业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动机的对比实证分析 | 第31-52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1-36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36-38页 |
4.2.1 因变量 | 第36页 |
4.2.2 自变量 | 第36-38页 |
4.2.3 控制变量 | 第38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38-52页 |
4.3.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38-41页 |
4.3.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41-42页 |
4.3.3 相关性分析 | 第42-44页 |
4.3.4 实证分析 | 第44-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页 |
第五章 研究总结、建议以及局限性和后续性建议 | 第52-56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2-53页 |
5.2 研究建议 | 第53-54页 |
5.3 研究局限性以及后续性建议 | 第54-56页 |
5.3.1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4-55页 |
5.3.2 后续性建议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