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无速率码的编译码及其在中继与认知网络中的应用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7-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7-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6页
        1.2.1 第一种实用的无速率码LT码第19-22页
        1.2.2 改进的无速率码Raptor码第22-24页
        1.2.3 无速率码在噪声信道下的研究第24-25页
        1.2.4 无速率码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推广应用第25-26页
    1.3 研究动机及意义第26-30页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30-33页
第2章 Raptor码在噪声信道下基于边消除的置信传递译码算法第33-52页
    2.1 引言第33-34页
    2.2 Raptor码的传统BP译码算法第34-37页
    2.3 边消除操作的描述第37-40页
    2.4 变量节点置信度的判决方法第40-41页
    2.5 基于边消除的置信传递译码算法第41-46页
        2.5.1 ERBP译码算法第41-44页
        2.5.2 PERBP译码算法第44-46页
    2.6 数值仿真第46-50页
    2.7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3章 AR码在噪声信道下的迭代译码性能分析与度数优化第52-74页
    3.1 引言第52-53页
    3.2 LT码在噪声信道下产生差错平台的原因第53-56页
    3.3 AR码的编译码方法以及迭代译码过程中的互信息演进第56-61页
        3.3.1 AR码的编码方法第56-58页
        3.3.2 AR码的译码方法第58-59页
        3.3.3 AR码迭代译码过程中的互信息演进第59-61页
    3.4 系统AR码的迭代译码性能分析第61-68页
        3.4.1 系统AR码的EXIT图和PIC图第61-65页
        3.4.2 编码、信道参数对EXIT图和PIC图的影响第65-67页
        3.4.3 优化校验节点的度数分布第67-68页
    3.5 非系统AR码的迭代译码性能分析第68-70页
    3.6 数值仿真第70-73页
    3.7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4章 乒乓中继网络中一种级联的无速率信道与网络编码方案第74-97页
    4.1 引言第74-75页
    4.2 系统模型与传输协议第75-76页
    4.3 级联的信道与网络编码方案第76-82页
        4.3.1 中继节点处的网络编码方法第76-80页
        4.3.2 级联编码方案的矩阵表示第80-82页
    4.4 迭代译码方法第82-87页
    4.5 译码性能分析第87-92页
    4.6 数值仿真第92-95页
    4.7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5章 无速率码在多用户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应用第97-123页
    5.1 采用无速率码的多信道认知网络的分布式频谱接入第98-109页
        5.1.1 系统模型与传输协议第98-101页
        5.1.2 对主用户干扰限制的分析第101-103页
        5.1.3 频谱接入的信道选择算法第103-107页
        5.1.4 数值仿真第107-109页
    5.2 采用无速率码的多天线认知网络的联合反馈设计第109-122页
        5.2.1 系统模型与传输协议第110-112页
        5.2.2 多用户联合频谱感知第112-115页
        5.2.3 多用户频谱接入第115-117页
        5.2.4 联合反馈设计第117-118页
        5.2.5 数值仿真第118-122页
    5.3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23-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134-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协作中继系统容量界及其无速率网络编码
下一篇:经穴电信号特性分析与分类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