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协作中继系统容量界及其无速率网络编码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语表第9-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8页
    1.1 研究背景第16-32页
        1.1.1 中继系统的容量界第19-22页
        1.1.2 无速率码及其应用第22-27页
        1.1.3 网络编码及其应用第27-32页
    1.2 论文研究的动机及意义第32-35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35-38页
第二章 高斯放大转发双向中继信道容量研究第38-61页
    2.1 引言第38-40页
    2.2 系统模型第40-42页
    2.3 AF-TWRC容量的香农内外界第42-48页
    2.4 σ_R~2=0时的AF-TWRC容量第48-59页
        2.4.1 Dependence Balance界第49-50页
        2.4.2 AF-TWRC容量的Dependence Balance界第50-58页
        2.4.3 Dependence Balance界与香农界的比较第58-59页
    2.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三章 双向中继系统中的无速率网络编码设计第61-105页
    3.1 引言第61-64页
    3.2 系统模型第64-65页
    3.3 无速率网络编码及其性能分析第65-71页
        3.3.1 三时隙无速率网络编码方案第65-68页
        3.3.2 理论性能分析第68-71页
    3.4 基于Raptor码的无速率网络编码实现第71-88页
        3.4.1 Raptor码与置信传播译码第72-75页
        3.4.2 基于Raptor码的三时隙无速率网络编码及译码第75-77页
        3.4.3 高斯信道下的无速率网络编码度数优化第77-82页
        3.4.4 性能仿真第82-88页
    3.5 无速率网络编码度数优化-基于EXIT第88-103页
        3.5.1 译码过程的EXIT分析第90-94页
        3.5.2 高斯信道下的度数优化第94-97页
        3.5.3 块衰落信道下的度数优化第97-100页
        3.5.4 性能仿真第100-103页
    3.6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四章 多接入中继系统中的无速率网络编码设计第105-134页
    4.1 引言第105-107页
    4.2 系统模型第107-108页
    4.3 基于二维LT码的无速率网络编码方法第108-113页
        4.3.1 时隙一和时隙二的编码方法第109页
        4.3.2 中继处的无速率网络编码方法第109-112页
        4.3.3 中继及目的节点的迭代译码方法第112-113页
    4.4 基于EXIT分析的度数分布优化方法第113-129页
        4.4.1 变量定义第114-115页
        4.4.2 目的节点译码的EXIT分析第115-119页
        4.4.3 度数分布优化第119-129页
    4.5 性能仿真第129-133页
        4.5.1 理论可达速率分析第129-130页
        4.5.2 仿真结果第130-133页
    4.6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34-139页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主要结论第134-137页
    5.2 未来研究工作设想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147-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负性共刺激分子B7-H1、B7-H3、B7-H4在结直肠癌演变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
下一篇:无速率码的编译码及其在中继与认知网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