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1 旅游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重大影响 | 第12页 |
1.1.2 低碳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契机 | 第12-13页 |
1.1.3 低碳经济呼唤旅游景区发展新思维 | 第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1.3.1 国外低碳旅游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1.3.2 国内低碳旅游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1.3.3 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述评 | 第25-2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8-35页 |
2.1 低碳经济理论 | 第28-30页 |
2.1.1 低碳经济的源起 | 第28页 |
2.1.2 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 第28-29页 |
2.1.3 低碳经济的实践方式 | 第29-30页 |
2.2 ABC理论 | 第30-32页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2-35页 |
2.3.1 利益相关者概念 | 第32页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2.3.3 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类型 | 第33-35页 |
3 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35-50页 |
3.1 量表开发 | 第35-46页 |
3.1.1 景区低碳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5-45页 |
3.1.2 影响因素量表设计 | 第45-46页 |
3.2 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6页 |
3.2.1 信度分析 | 第46页 |
3.2.2 效度分析 | 第46页 |
3.3 量表实施 | 第46-49页 |
3.3.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46-48页 |
3.3.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48-49页 |
3.4 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4 张家界景区低碳行为评价 | 第50-59页 |
4.1 LCP总体评价 | 第50-56页 |
4.1.1 低碳设计 | 第50-51页 |
4.1.2 日常节能 | 第51-52页 |
4.1.3 水资源管理 | 第52-53页 |
4.1.4 废弃物减量 | 第53-54页 |
4.1.5 景区低碳意识 | 第54-56页 |
4.2 LCP差异分析 | 第56-59页 |
5 张家界景区低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64页 |
5.1 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 | 第59-60页 |
5.2 基于RDA冗余分析 | 第60-64页 |
6 促进张家界景区低碳行为的对策探讨 | 第64-68页 |
6.1 政府层面 | 第64-66页 |
6.1.1 完善低碳旅游法律,建立低碳景区评价与认证制度 | 第64页 |
6.1.2 实施有效政策引导,奖惩并举倡导低碳 | 第64页 |
6.1.3 从细处着手,落实各项低碳政策 | 第64-65页 |
6.1.4 加大政府宣传力度,加强低碳环保教育 | 第65页 |
6.1.5 建立有力监督机制,敦促景区低碳行为 | 第65-66页 |
6.2 景区投资者层面 | 第66页 |
6.2.1 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觉悟 | 第66页 |
6.2.2 引进低碳技术 | 第66页 |
6.2.3 强化景区间的沟通协作 | 第66页 |
6.3 旅游者层面 | 第66-67页 |
6.4 其他景区层面 | 第67页 |
6.5 社区居民层面 | 第67-68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8-72页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7.1.1 张家界景区低碳行为现状评价结论 | 第68页 |
7.1.2 张家界景区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结论 | 第68-69页 |
7.1.3 促进张家界景区低碳行为的对策研究结论 | 第69页 |
7.2 本研究创新点 | 第69-70页 |
7.2.1 研究视角的特殊性 | 第69-70页 |
7.2.2 研究内容的拓展性 | 第70页 |
7.2.3 研究方法的综合集成性 | 第70页 |
7.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70-72页 |
7.3.1 研究不足 | 第70-71页 |
7.3.2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4页 |
附录一 | 第84-86页 |
附录二 | 第86-88页 |
附录三 | 第88-92页 |
附录四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