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钢轨论文

钢轨探伤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钢轨探伤检测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16页
        1.2.1 钢轨探伤检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2 钢轨探伤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5-16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6-17页
第2章 钢轨探伤检测系统的原理与总体设计第17-27页
    2.1 钢轨探伤检测系统的原理第17-18页
        2.1.1 超声波的基本特性第17页
        2.1.2 脉冲反射法的基本原理第17-18页
    2.2 多探头钢轨缺陷检测第18-21页
        2.2.1 轨头横向裂纹检测第19-21页
        2.2.2 螺孔裂纹探测第21页
        2.2.3 轨头、轨腰、轨底的其他裂纹检测第21页
    2.3 钢轨探伤检测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第21-26页
        2.3.1 以 DSP 为核心的超声波探伤仪第22页
        2.3.2 以 DSP+FPGA 为核心的超声波探伤仪第22-23页
        2.3.3 以 CPLD+ARM+DSP 为核心的超声波探伤仪第23-26页
    2.4 主要技术指标第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钢轨探伤检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第27-45页
    3.1 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第27-32页
        3.1.1 发射电路设计第27-29页
        3.1.2 接收电路设计第29-32页
    3.2 通道切换电路第32-33页
    3.3 采样电路模块第33-34页
    3.4 DSP 单元电路设计第34-38页
        3.4.1 DSP 的选型与特性第34页
        3.4.2 DSP 硬件电路设计第34-38页
    3.5 ARM 及其外围电路设计第38-43页
        3.5.1 ARM 芯片的选型第38-40页
        3.5.2 显示电路设计第40-41页
        3.5.3 USB 接口第41页
        3.5.4 里程测量第41-42页
        3.5.5 ARM 和 DSP 接口硬件设计第42-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钢轨探伤检测系统的回波信号处理第45-54页
    4.1 算法的选择第45-49页
        4.1.1 小波变换理论第45-48页
        4.1.2 小波的多分辨分析第48-49页
    4.2 小波变换对探伤回波信号进行消噪第49-53页
        4.2.1 小波基函数和分解层数的选择第50页
        4.2.2 阈值的选择第50-52页
        4.2.3 信号的重构第52页
        4.2.4 小波变换在 DSP 上的仿真第52-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钢轨探伤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第54-65页
    5.1 钢轨探伤检测系统的软件平台构建第54-60页
        5.1.1 操作系统的选择第54-55页
        5.1.2 μC/OS-II 的体系结构第55-56页
        5.1.3 μC/OS-II 在 STM32 上的移植第56-60页
    5.2 钢轨探伤检测系统的驱动程序设计第60-62页
        5.2.1 LCD 驱动程序设计第60-61页
        5.2.2 键盘驱动程序设计第61-62页
    5.3 ARM 外围程序设计第62-64页
        5.3.1 软件启动主程序设计第62-63页
        5.3.2 钢轨探伤检测系统的任务划分第63-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钢轨探伤检测系统的测试与分析第65-70页
    6.1 系统的现场测试环境构建第65页
    6.2 水平线性误差测量与垂直线性误差的测试第65-66页
        6.2.1 水平线性误差测试第65-66页
        6.2.2 垂直线性误差测试第66页
    6.3 0°探头的测试分析第66-67页
    6.4 37°探头的测试分析第67-68页
    6.5 70°探头的测试分析第68-69页
    6.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77页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工作情况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轴锻造应力演变及热处理残余应力研究
下一篇:板栗壳对废水中铅、镉、锌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特性与处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