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轴锻造应力演变及热处理残余应力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车轴应力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车轴材料及制备工艺概况 | 第10-11页 |
1.2.2 车轴制备过程中残余应力的产生 | 第11-13页 |
1.2.3 残余应力测试方法 | 第13-14页 |
1.2.4 车轴制备过程中应力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车轴锻造工艺数值模拟 | 第17-33页 |
2.1 有限元建模 | 第17-20页 |
2.1.1 车轴材料及锻造工艺分析 | 第17-19页 |
2.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9-20页 |
2.2 不同型砧锻造下的工艺过程方案设计 | 第20-24页 |
2.2.1 平砧倒棱滚圆锻造过程 | 第20-21页 |
2.2.2 90°V型砧倒棱滚圆锻造过程 | 第21-22页 |
2.2.3 120°V型砧倒棱滚圆锻造过程 | 第22-23页 |
2.2.4 不同直径弧形型砧倒棱滚圆锻造过程 | 第23-24页 |
2.3 模拟结果分析与比较 | 第24-32页 |
2.3.1 倒棱尺寸精度分析 | 第24-25页 |
2.3.2 锻造后锻件尺寸精度分析 | 第25-26页 |
2.3.3 锻件内部应力应变分析 | 第26-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车轴热处理工艺数值模拟 | 第33-62页 |
3.1 车轴工件与热处理工艺 | 第33-35页 |
3.2 车轴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 第35-38页 |
3.2.1 车轴热传导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3.2.2 热物性参数的选择 | 第36-37页 |
3.2.3 相变潜热的处理 | 第37页 |
3.2.4 换热系数的选择 | 第37-38页 |
3.3 组织转变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3.3.1 等温转变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 第39-40页 |
3.3.2 Scheil叠加法则 | 第40页 |
3.3.3 模拟计算步骤 | 第40-41页 |
3.3.4 扩散型相变模型的建立 | 第41页 |
3.4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1-61页 |
3.4.1 35CrMo车轴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1-53页 |
3.4.2 25CrMo车轴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3-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4 车轴残余应力的试验研究 | 第62-71页 |
4.1 残余应力实验方案 | 第62-66页 |
4.1.1 残余应力测试设备及剥层方案 | 第62-63页 |
4.1.2 剥层修正公式的推导 | 第63-65页 |
4.1.3 残余应力测试测点布局 | 第65-66页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70页 |
4.2.1 淬火车轴残余应力深度分析 | 第66-67页 |
4.2.2 调质车轴残余应力分析 | 第67-7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总结 | 第71页 |
5.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