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3.1 企业持续经营的本质研究 | 第13-17页 |
1.3.2 企业持续经营危机预测研究 | 第17-21页 |
1.3.3 企业持续经营信息披露的研究 | 第21-22页 |
1.3.4 小结 | 第22-23页 |
1.4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23-2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23-25页 |
2 企业持续经营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2.1 企业持续经营的内涵 | 第25-27页 |
2.1.1 持续经营会计假设——企业持续经营研究起点 | 第25页 |
2.1.2 企业能力理论——管理学视角 | 第25-27页 |
2.2 信息不对称——企业持续经营信息披露的强制力 | 第27-28页 |
2.3 企业持续经营与持续性高质量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 | 第28-31页 |
3 企业持续经营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31-37页 |
3.1 国内外持续经营信息披露的准则要求 | 第31-32页 |
3.2 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信息披露的形式与内容 | 第32-35页 |
3.2.1 持续经营信息披露的形式 | 第32-33页 |
3.2.2 持续经营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33-34页 |
3.2.3 我国持续经营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3.3 持续经营信息披露问题的深层原因 | 第35-37页 |
3.3.1 真实披露的动力 | 第35-36页 |
3.3.2 真实披露的能力 | 第36-37页 |
4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第37-50页 |
4.1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三因素模型 | 第37-45页 |
4.1.1 从持续经营危机预警到持续经营能力三因素模型 | 第37-39页 |
4.1.2 财务质地——企业持续经营的直接动因 | 第39-41页 |
4.1.3 经营质量——企业持续经营的基本保证 | 第41-42页 |
4.1.4 治理效率——企业持续经营的内生动力 | 第42-45页 |
4.2 持续经营能力指标体系 | 第45-50页 |
4.2.1 持续经营能力维度分析 | 第45-46页 |
4.2.2 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46-48页 |
4.2.3 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的解释 | 第48-50页 |
5 企业持续经营信息披露的框架 | 第50-55页 |
5.1 企业持续经营信息的质量特征——充分相关性和相对可靠性 | 第50-51页 |
5.2 持续经营信息报告改进的目标 | 第51-52页 |
5.3 企业持续经营信息披露的改进思路 | 第52-55页 |
5.3.1 企业持续经营报告的特点 | 第52-54页 |
5.3.2 持续经营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 | 第54-55页 |
6 结论 | 第55-58页 |
6.1 结语 | 第55页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5-56页 |
6.3 论文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6.3.1 论文的局限性 | 第56-57页 |
6.3.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