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锁模光纤激光器原理 | 第13-16页 |
1.3 几种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 第16-23页 |
1.3.1 可饱和吸收体锁模 | 第16-18页 |
1.3.2 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光纤激光器 | 第18-21页 |
1.3.3 8字腔锁模光纤激光器 | 第21-22页 |
1.3.4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特点及应用 | 第22-23页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第2章 光纤中的传输方程及方波脉冲理论研究 | 第30-58页 |
2.1 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 第30-35页 |
2.1.1 薛定谔方程的推导 | 第30-33页 |
2.1.2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解法 | 第33-35页 |
2.2 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 | 第35-41页 |
2.2.1 色散及非线性对脉冲的作用 | 第35-38页 |
2.2.2 色散傅里叶变换 | 第38-41页 |
2.3 光纤激光器中的锁模脉冲 | 第41-44页 |
2.3.1 色散孤子锁模 | 第41-42页 |
2.3.2 耗散孤子锁模 | 第42-44页 |
2.4 方波脉冲形成的理论研究 | 第44-53页 |
2.4.1 平顶脉冲理论 | 第44-49页 |
2.4.2 耗散孤子共振 | 第49-5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第3章 新型被动锁模方波激光器研究 | 第58-88页 |
3.1 方波脉冲光纤激光器简介 | 第58-70页 |
3.1.1 方波脉冲光纤激光器研究背景 | 第58-59页 |
3.1.2 方波脉冲光纤激光器发展现状 | 第59-65页 |
3.1.3 方波脉冲光纤激光器原理 | 第65-70页 |
3.2 双泵浦被动锁模方波光纤激光器 | 第70-74页 |
3.3 方波脉冲数值模拟 | 第74-84页 |
3.3.1 单向环泵浦8字腔光纤激光器 | 第75-77页 |
3.3.2 双向环泵浦8字腔光纤激光器 | 第77-79页 |
3.3.3 增益饱和效应对方波脉冲的影响 | 第79-8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第4章 被动锁模方波激光器光谱特性研究 | 第88-112页 |
4.1 被动锁模方波激光器光谱特性研究背景 | 第88-92页 |
4.1.1 方波脉冲激光器输出光谱简介 | 第88-90页 |
4.1.2 1.0μm波段方波脉冲啁啾特性 | 第90-92页 |
4.2 1.5μm波段方波脉冲啁啾特性研究 | 第92-95页 |
4.3 1.0μm波段宽光谱8字腔方波激光器研究 | 第95-100页 |
4.3.1 单向环加单模纤宽谱方波激光器 | 第96-98页 |
4.3.2 高非线性光纤宽谱方波激光器 | 第98-100页 |
4.4 1.0μm波段8字腔方波激光器相干特性研究 | 第100-107页 |
4.5 宽光谱方波脉冲的数值模拟 | 第107-10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第5章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自启动研究 | 第112-124页 |
5.1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自启动技术简介 | 第112-117页 |
5.1.1 自启动技术背景 | 第112-113页 |
5.1.2 光纤中光场偏振态简介 | 第113-115页 |
5.1.3 挤压式光纤偏振控制器介绍 | 第115-117页 |
5.2 自启动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 第117-122页 |
5.2.1 自启动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实验结构 | 第117-119页 |
5.2.2 自启动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19-12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4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24-12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