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提升我国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第12-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提出问题第13-14页
    1.2 研究综述第14-16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第14-15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第15-16页
    1.3 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第16-19页
        1.3.1 理论基础第16-17页
        1.3.2 概念界定第17-19页
    1.4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研究思路第20-21页
        1.4.3 研究方法第21页
    1.5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第21-23页
        1.5.1 研究意义第21-22页
        1.5.2 创新之处第22-23页
第二章 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的描述第23-34页
    2.1 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状况第23-28页
        2.1.1 农民与土地关系变化第23-24页
        2.1.2 农民对政府信任的变化第24-25页
        2.1.3 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的变化趋势第25-28页
    2.2 失地农民的对基层政府信任弱化趋势分析第28-31页
        2.2.1 信任弱化的主要表现第28-29页
        2.2.2 信任危机典型案例第29-30页
        2.2.3 信任弱化中的突出问题第30-31页
    2.3 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弱化引发的后果第31-34页
        2.3.1 基层政政府行政效率降低第31-32页
        2.3.2 农村社会问题不断恶化第32-33页
        2.3.3 城镇化建设推进阻力增大第33-34页
第三章 我国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的有效提升第34-45页
    3.1 失地农民的对基层政府信任下降的实质第34-37页
        3.1.1 农民与基层政府原有的利益关系被打破第34页
        3.1.2 基层政府管理制度不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第34-36页
        3.1.3 失地农民与基层政府在情感行为上存在偏差第36-37页
    3.2 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形成的基本规律第37-39页
        3.2.1 信任的基础,主客体间的利益关系第37-38页
        3.2.2 信任的产生,长效制度规范的保障第38页
        3.2.3 信任的持续,主客体情感行为影响第38-39页
    3.3 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提升的总体思路第39-41页
        3.3.1 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提升的目标第39页
        3.3.2 立足理性、规制和情感信任的提升体系第39-40页
        3.3.3 扭转弱化和推动提升有效结合第40-41页
    3.4 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提升的着力点第41-45页
        3.4.1 失地农民与基层政府的利益关系调整第41-42页
        3.4.2 基层政府管理制度的规范第42-43页
        3.4.3 失地农民的情感行为引导第43-45页
第四章 我国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提升的利益关系调整第45-50页
    4.1 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弱化在利益关系上的原因第45-46页
        4.1.1 基层政府为失地农民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偏低第45页
        4.1.2 农村土地非农化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第45-46页
        4.1.3 基层政府财政收入有限第46页
    4.2 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弱化中利益关系调整的举措第46-48页
        4.2.1 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失地农民公共服务需求第46-47页
        4.2.2 加强土地整改中农民利益保障,合理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问题第47-48页
        4.2.3 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深化基层政府财政支撑作用第48页
    4.3 提升失地农民对基础政府信任中利益关系调整的作用第48-50页
        4.3.1 突出失地农民的实际需求,明确了权益保障的目标第48-49页
        4.3.2 重点解决土地问题,确定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现实方式第49页
        4.3.3 基层政府与失地农民利益立足两者利益的统一关系第49-50页
第五章 我国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提升的制度规范第50-56页
    5.1 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弱化在制度失范上的原因第50-51页
        5.1.1 基层政府政务公开主动性差,针对性不强第50页
        5.1.2 失地农民利益凝聚缺失,民生问题协商途径分散第50-51页
        5.1.3 基层信访回应少,失信责任追究不力第51页
    5.2 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提升中制度规范的举措第51-53页
        5.2.1 解决信息公开重点,提升政务信息的时效性第51-52页
        5.2.2 把握失地农民参与决策的程度,完善基层事务的解决途径第52页
        5.2.3 完善互动协商的方式,合理划分基层政府绩效考核内容第52-53页
    5.3 提升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中制度规范的作用第53-56页
        5.3.1 针对性解决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务信息的需求第53-54页
        5.3.2 完善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第54页
        5.3.3 着力于互动信任提升的关键第54-56页
第六章 我国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提升的情感行为引导第56-61页
    6.1 失地农民对基础政府信任弱化在情感行为因素上的原因第56-57页
        6.1.1 失地农民和基层行政人员认知水平有限,干群矛盾深第56页
        6.1.2 失地农村宗族情感与基层政府形成对抗第56-57页
        6.1.3 失地农村乡土观念重,农村法制建设成效不足第57页
    6.2 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提升中情感行为引导的举措第57-59页
        6.2.1 积极引导失地农民参与基层政治文化建设第57-58页
        6.2.2 改造宗族力量,引导其参与基层民主建设第58页
        6.2.3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第58-59页
    6.3 提升失地农民对基础政府信任中情感行为引导的作用第59-61页
        6.3.1 奠定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关系的情感基础第59页
        6.3.2 建立失地农民与基层政府的良性互动第59-60页
        6.3.3 保持信任的持续性,减少极端行为对信任关系的威胁第60-61页
第七章 结论第61-63页
    7.1 结论第61-62页
    7.2 研究的创新点第62页
    7.3 研究的不足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邻避冲突治理中政府对公众诉求的回应能力研究
下一篇: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分析与推进路径--基于河南省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