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实践论》的历史影响及其当代启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3页
    第一节 时代的呼唤第8页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第8-11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8-10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第11-13页
第一章 《实践论》的基本内容第13-18页
    第一节 实践第13-14页
    第二节 认识第14-15页
    第三节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第15-18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15-16页
        二、认识服务于实践第16-17页
        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第17-18页
第二章 《实践论》的理论贡献第18-25页
    第一节 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第18-22页
        一、传统知行观的历史演进第18-21页
        二、《实践论》:唯物辩证知行统一观第21-22页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第22-25页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第22-23页
        二、《实践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第23-25页
第三章 《实践论》的历史影响第25-33页
    第一节 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第25-27页
        一、《实践论》指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第25-26页
        二、《实践论》指导“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第26-27页
    第二节 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从贫穷走向富裕第27-33页
        一、《实践论》与“计划经济”第27-30页
        二、《实践论》与“改革开放”第30-33页
第四章 《实践论》的当代启示第33-40页
    第一节 当代中国实践中遇到的难题第33-36页
        一、市场经济实践中遇到的难题第33-34页
        二、民主政治实践中遇到的难题第34-35页
        三、社会文化实践中遇到的难题第35-36页
    第二节 从《实践论》中寻找智慧和方法第36-40页
        一、坚持“实事求是”与“理论联系实际”第36-37页
        二、坚持“群众路线”与“身体力行”第37-38页
        三、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第38页
        四、《实践论》:“三个自信”的理论根基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后记第45-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党政领导干部职责视角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清迈王和街穆斯林聚居区华人穆斯林的族群认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