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6-22页 |
1.1 源库关系的研究与应用 | 第16-18页 |
1.1.1 源库的概念及衡量指标 | 第16-17页 |
1.1.2 源库的相互关系及二者是否协调的衡量指标 | 第17-18页 |
1.2 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应用 | 第18-21页 |
1.2.1 杂种优势形成的衡量指标 | 第18-19页 |
1.2.2 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 | 第19-20页 |
1.2.3 杂种优势形成的生理基础 | 第20-21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中棉所63棉铃对位叶生理特性的的杂种优势分析 | 第22-47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2.1.1 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2.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23-25页 |
2.1.3 数据分析 | 第2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5-45页 |
2.2.1 棉铃对位叶光合性能指标分析 | 第25-31页 |
2.2.2 棉铃对位叶叶绿素含量分析 | 第31-32页 |
2.2.3 棉铃对位叶碳氮代谢分析 | 第32-39页 |
2.2.4 棉铃对位叶主要酶系分析 | 第39-45页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45-47页 |
第三章 中棉所63铃壳生理特性的杂种优势分析 | 第47-5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3.1.1 试验设计 | 第47页 |
3.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47页 |
3.1.3 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3.2.1 铃壳重分析 | 第48-49页 |
3.2.2 铃壳率分析 | 第49-50页 |
3.2.3 铃壳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 第50-51页 |
3.2.4 铃壳蔗糖含量分析 | 第51-53页 |
3.2.5 铃壳淀粉含量分析 | 第53-54页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54-55页 |
第四章 中棉所63棉纤维生理特性的杂种优势分析 | 第55-6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4.1.1 试验设计 | 第55页 |
4.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55页 |
4.1.3 数据分析 | 第55-56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6-66页 |
4.2.1 棉铃铃重分析 | 第56-57页 |
4.2.2 棉纤维碳氮代谢分析 | 第57-60页 |
4.2.3 棉纤维主要酶系分析 | 第60-65页 |
4.2.4 棉纤维品质分析 | 第65-66页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