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商标注册侵犯姓名权的现象、原因及我国相关立法的缺陷分析 | 第15-21页 |
第一节 商标注册侵犯姓名权的案件梳理 | 第15-16页 |
一、未经允许直接将他人姓名注册为商标 | 第15-16页 |
二、将谐音谐体字、翻译的文字注册为商标 | 第16页 |
第二节 商标注册侵犯姓名权的原因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我国姓名商标注册的相关法律规定与缺陷分析 | 第18-21页 |
一、《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及其保护缺陷分析 | 第18-20页 |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及其保护缺陷分析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商标注册侵犯姓名权的判定标准 | 第21-32页 |
第一节 抢注他人姓名作为商标注册的行为分析 | 第21-24页 |
一、姓名商标抢注带来的危害 | 第21-22页 |
二 、使用他人姓名作为商标的行为分析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商标注册侵犯姓名权的判定标准 | 第24页 |
第三节 商标申请人主观上不正当目的认定的影响因素 | 第24-32页 |
一、姓名权人的知名度 | 第25-26页 |
二、注册商标文字与姓名权人姓名的相似度 | 第26-29页 |
三、商标使用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与姓名权人所从事行业的关联度 | 第29-30页 |
四、姓名商标的文字有无特殊含义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处理商标注册侵犯姓名权问题的建议和完善 | 第32-45页 |
第一节 我国处理商标注册侵犯姓名权的基本原则 | 第32-35页 |
一、诚实信用原则 | 第32-33页 |
二、公共利益原则 | 第33-34页 |
三、利益平衡原则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解决商标注册侵犯姓名权的具体措施 | 第35-45页 |
一、完善姓名商标取得的相关立法 | 第35-38页 |
二、完善我国对姓名商标“显著性”的审查机制 | 第38-40页 |
三、引入形象权 | 第40-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