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地下水论文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污染风险源识别与防控区划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1.2.1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第10-15页
        1.2.2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第15-16页
        1.2.3 不确定性研究第16-17页
    1.3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7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20-28页
    2.1 地理概况第20页
    2.2 气象第20-21页
    2.3 水文第21-22页
    2.4 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第22-25页
        2.4.1 地质条件第22-23页
        2.4.2 水文地质条件第23-25页
    2.5 社会经济概况第25页
    2.6 北京市地下水污染状况第25-28页
        2.6.1 浅层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第25-26页
        2.6.2 中层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第26-28页
第3章 北京市污染源分布情况第28-35页
    3.1 北京市工业区第28页
    3.2 北京市农业区第28-29页
    3.3 北京市居民区第29-30页
    3.4 北京市垃圾场第30-31页
    3.5 北京市地表排污河第31-33页
    3.6 北京市加油站及油库第33-35页
第4章 地下水污染风险源识别与分级第35-64页
    4.1 地下水污染源潜在危害性构建方法第35页
    4.2 特征污染物特性的量化方式第35-37页
    4.3 污染源对应特征污染指标的筛选第37-40页
    4.4 污染源污染物的排放量第40-56页
        4.4.1 工业区第41-42页
        4.4.2 农业区第42-46页
        4.4.3 居民区第46-48页
        4.4.4 垃圾场第48-51页
        4.4.5 地表水系第51-54页
        4.4.6 加油站及油库第54-56页
    4.5 北京市污染源潜在污染性分级结果第56-61页
    4.6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第61-62页
    4.7 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地下水污染防控区划第64-73页
    5.1 构建方法第64-65页
    5.2 地下水价值第65-68页
        5.2.1 地下水富水性第65-66页
        5.2.2 地下水水质现状第66-67页
        5.2.3 地下水价值评价结果第67-68页
    5.3 地下水源保护区第68-70页
    5.4 区划结果第70-72页
    5.5 小结第72-73页
第6章 地下水污染防控区划不确定性分析第73-88页
    6.1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第75-81页
        6.1.1 特征污染物属性权重敏感性分析第75页
        6.1.2 特征污染物指标量不确定性分析第75-79页
        6.1.3 防控区划指标权重敏感性分析第79-81页
    6.2 多因素协同变化敏感性分析第81-87页
        6.2.1 特征污染物属性权重敏感性分析第81-84页
        6.2.2 防控区划指标权重敏感性分析第84-87页
    6.3 小结第87-88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88-90页
    7.1 结论第88页
    7.2 建议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5页
附表第95-114页
    附表1 北京市平原区工业区一览表第95-96页
    附表2 北京市工业区内企业一览表第96-102页
    附表3 北京市平原区农业区分布一览表第102-103页
    附表4 北京市平原区居民区一览表第103-105页
    附表5 北京市平原区非正规垃圾场一览表第105-107页
    附表6 北京市平原区地表水系一览表第107-109页
    附表7 北京市平原区油库一览表第109-110页
    附表8 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标准第110-112页
    附表9 工业区企业特征污染指标一览表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附录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消隙式OTT蜗杆传动的研究
下一篇:黄河鲤鱼休闲食品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