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精确型面加工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1.2.1 国外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1.2.2 国内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1.3 汽车冲压工艺技术及其发展状况 | 第17-18页 |
1.3.1 车身冲压件生产设备 | 第17-18页 |
1.3.2 汽车冲压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8页 |
1.4 汽车冲压模具的发展状况 | 第18-21页 |
1.4.1 汽车模具制造 | 第19页 |
1.4.2 国外汽车模具行业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1.4.3 国内汽车模具行业发展状况 | 第20页 |
1.4.4 汽车冲压成形模具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1.5 本文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5.1 本文来源 | 第21-22页 |
1.5.2 本文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22-24页 |
第2章 板料数值模拟与冲模制造技术 | 第24-34页 |
2.1 板料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24-30页 |
2.1.1 非线性弹塑性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25-26页 |
2.1.2 板壳成形单元模型 | 第26页 |
2.1.3 冲压成形有限元分析中接触问题的处理 | 第26-27页 |
2.1.4 有限元方程求解算法 | 第27-30页 |
2.2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制造 | 第30-33页 |
2.2.1 汽车覆盖件结构特点 | 第30页 |
2.2.2 汽车覆盖件成形特点 | 第30-31页 |
2.2.3 模具加工工艺 | 第31页 |
2.2.4 模具制造工艺过程 | 第31-33页 |
2.2.5 模具制造装备 | 第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拉延模具精确型面网格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 第34-41页 |
3.1 精确型面加工方法 | 第34-36页 |
3.1.1 当前模具型面加工研配 | 第34页 |
3.1.2 精确型面加工方法技术路径 | 第34-36页 |
3.2 精确型面网格构建方法选择 | 第36页 |
3.3 映射单元的快速判断 | 第36-37页 |
3.4 拉延模具精确型面网格模型的构建流程 | 第37-38页 |
3.5 构建拉延模具精确型面网格模型的关键算法 | 第38-40页 |
3.5.1 板料网格节点单元法向量的简便计算 | 第38-39页 |
3.5.2 板料网格节点厚度值的精确计算 | 第39页 |
3.5.3 板工具网格节点偏移量的计算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拉延模具精确型面加工刀轨偏置方法研究 | 第41-48页 |
4.1 刀轨偏置相关算法 | 第41-42页 |
4.1.1 单元间找相对应点方法 | 第41-42页 |
4.1.2 点搜索最近单元的方法 | 第42页 |
4.2 加工刀轨偏置流程 | 第42-43页 |
4.3 平面加工刀轨偏置方法 | 第43-44页 |
4.4 曲面加工刀轨偏置方法 | 第44-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拉延模具精确型面加工试验 | 第48-60页 |
5.1 零件仿真分析 | 第48-52页 |
5.1.1 零件模具和板料网格划分 | 第48-50页 |
5.1.2 材料参数和仿真参数设置 | 第50-51页 |
5.1.3 冲压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5.2 零件模具刀加刀轨偏置流程 | 第52-53页 |
5.3 凹模精确型面网格模型的构建 | 第53-54页 |
5.3.1 网格模型的偏置 | 第53-54页 |
5.3.2 凹模型面原始网格与精确网格的偏差分析 | 第54页 |
5.4 凹模精确型面网格模型的构建 | 第54-57页 |
5.4.1 原加工刀轨的生成 | 第54-55页 |
5.4.2 凹模型面数控加工刀轨偏置 | 第55-57页 |
5.5 实际冲压试验结果 | 第57-5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A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第65-66页 |
附录B 文中所用主要算法程序代码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