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中国—东盟FTA建立对我国农产品进口影响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8-14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第11页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第11-13页
        1.4.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2 研究框架第12-13页
    1.5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3-14页
        1.5.1 创新之处第13页
        1.5.2 不足之处第13-14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14-22页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第14-19页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概述第14-16页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传统理论第16-18页
        2.1.3 关税同盟理论第18-19页
    2.2 文献述评第19-22页
第3章 中国与东盟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第22-36页
    3.1 中国已经发展成为贸易大国第22-23页
    3.2 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概况第23-25页
    3.3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概述第25-29页
        3.3.1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总体概况第26-27页
        3.3.2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产品结构概况第27-28页
        3.3.3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国别结构概况第28-29页
    3.4 中国自东盟农产品进口贸易的概述第29-36页
        3.4.1 中国自东盟农产品进口的总体概况第29页
        3.4.2 中国自东盟进口的农产品产品结构状况及变动第29-31页
        3.4.3 中国自东盟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国别结构概况第31页
        3.4.4 中国-东盟双边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第31-36页
第4章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口增加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6-39页
    4.1 国家层面影响因素分析第36-37页
        4.1.1 人均收入差距的影响途径第36页
        4.1.2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途径第36-37页
        4.1.3 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途径第37页
        4.1.4 贸易政策的影响途径第37页
    4.2 产业层面影响因素分析第37-39页
        4.2.1 产品竞争力的影响第37-38页
        4.2.2 供需结构的影响第38页
        4.2.3 市场结构的影响第38-39页
第5章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9-43页
    5.1 模型的设定和预期结果第39-40页
        5.1.1 模型的设定第39页
        5.1.2 样本数据来源及预期第39-40页
    5.2 回归及分析第40-41页
        5.2.1 进口引力模型回归分析第40-41页
    5.3 回归结果小结第41-43页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3-47页
    6.1 主要结论第43-44页
        6.1.1 国家层面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第43页
        6.1.2 产业层面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第43-44页
    6.2 政策建议第44-47页
        6.2.1 国家层面的政策建议第44-45页
        6.2.2 产业层面的政策建议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下一篇:中国大豆广适品种SMV抗性的时空演变分析及CRISPR/Cas9介导的抗性基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