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1.3.3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页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及涉税理论 | 第17-21页 |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 第17-20页 |
2.1.1 互联网金融 | 第17-18页 |
2.1.2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 | 第18-19页 |
2.1.3 互联网金融的分类 | 第19-20页 |
2.2 互联网金融的涉税理论 | 第20-21页 |
2.2.1 税收的法定原则 | 第20页 |
2.2.2 税收的公平原则 | 第20-21页 |
2.2.3 税收的财政原则 | 第21页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税收政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1-33页 |
3.1 互联网金融税收政策的现状 | 第21-22页 |
3.2 互联网金融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2-29页 |
3.2.1 涉及税收基本原则方面的问题 | 第22-24页 |
3.2.2 税收构成要素方面的问题 | 第24-26页 |
3.2.3 税收征管方面的问题 | 第26-29页 |
3.3 互联网金融涉税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3.3.1 税收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29-30页 |
3.3.2 税收征管体系不完善 | 第30-32页 |
3.3.3 相关配套措施待跟进 | 第32-33页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税负的实证分析 | 第33-46页 |
4.1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税负对比 | 第33-37页 |
4.1.1 样本来源 | 第33-35页 |
4.1.2 税负及盈利能力的对比分析 | 第35-37页 |
4.2 模型设定 | 第37-45页 |
4.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4.2.2 实证结果解读 | 第38-45页 |
4.3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第5章 借鉴欧美相关税收制度 | 第46-48页 |
5.1 欧盟有关的税收制度 | 第46页 |
5.2 美国有关的税收制度 | 第46-47页 |
5.3 欧美税收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47-48页 |
5.3.1 对欧美的税收立法现状进行分析 | 第47-48页 |
5.3.2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48页 |
第6章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 第48-53页 |
6.1 对税收政策制定的建议 | 第48-49页 |
6.2 对税收征管的建议 | 第49-50页 |
6.3 税收优惠政策的设计 | 第50-51页 |
6.4 配套措施的设计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