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个案工作介入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能力提升研究--以吉安县H村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绪论第10-21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研究背景第10-11页
        2.研究意义第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6页
        1.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2.研究展望第15-16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1.农村贫困残疾人第16-17页
        2.脱贫能力第17-18页
    (四)理论基础第18-19页
        1.优势视角第18页
        2.增能理论第18-19页
    (五)研究目标第19页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1页
        1.研究思路第19-20页
        2.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二、农村农贫困残疾人脱贫能力调查分析第21-26页
    (一)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现状第21-22页
        1.全镇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现状第21-22页
        2.H村贫困残疾人脱贫现状第22页
    (二)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能力现状第22-26页
        1.劳动能力不足第23页
        2.文化教育水平低第23-24页
        3.技能缺乏第24页
        4.脱贫信心不足第24页
        5.康复能力低第24-25页
        6.家庭与社区支持系统能力不足第25-26页
三、个案工作介入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优势分析第26-31页
    (一)必要性分析第26-28页
        1.国家脱贫需要第26-27页
        2.现有扶贫机制社会力量参与度不足第27页
        3.现有帮扶措施对贫困残疾人未实现特殊化,不够精准第27页
        4.现有脱贫成效考核注重物质,能力提升考核不足第27-28页
    (二)优势分析第28-31页
        1.专业理念优势第28页
        2.专业方法优势第28-29页
        3.专业理论优势第29页
        4.自身条件优势第29-31页
四、个案工作介入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能力提升的实务第31-49页
    (一)接案第31-33页
        1.案主基本资料第31-32页
        2.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第32页
        3.家庭经济状况第32-33页
        4.家庭脱贫状况第33页
    (二)需求评估第33-35页
        1.改善心理健康,增强能动性需求第33-34页
        2.提升技能需求第34页
        3.提升资源利用能力需求第34页
        4.提升家庭支持能力需求第34页
        5.增强就业能力需求第34-35页
    (三)制定计划第35-36页
        1.制定服务目标第35页
        2.制定服务计划表第35-36页
        3.签订服务协议第36页
    (四)服务计划的实施第36-46页
        1.第一次介入:建立专业关系第36-38页
        2.第二次介入:了解情况,挖掘案主优势第38-40页
        3.第三次介入:改善心理健康,树立脱贫信心第40-41页
        4.第四次介入:建立家庭支持系统第41-42页
        5.第五次介入:链接资源,技能提升第42-44页
        6.第六次介入:提升资源利用能力,帮助创业第44-45页
        7.第七次介入:跟进服务第45页
        8.第八次介入:有序结案第45-46页
    (五)成效评估第46-48页
        1.目标实现情况第47页
        2.服务对象满意度与社会工作者自评情况第47-48页
    (六)结案第48-49页
五、总结与反思第49-52页
    (一)总结第49-50页
        1.改善心理健康,树立脱贫信心是脱贫的先决条件第49页
        2.社会工作服务要与现有扶贫机制结合起来第49页
        3.发挥案主优势,有针对性的技能提升是脱贫能力提升的突破口第49-50页
        4.贫困残疾人的资源链接利用能力是脱贫的重要保障第50页
    (二)反思第50-51页
        1.加强社会工作介入贫困残疾人脱贫理论研究第50页
        2.壮大社会工作者力量助力脱贫第50-51页
        3.家庭介入还不够精细第51页
        4.服务技巧的运用还不是很娴熟第51页
    (三)研究不足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组工作介入城镇流动儿童课堂学习偏差行为研究--以吉安市S小学为例
下一篇: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机构新入住老人生活适应问题研究--以S福利院老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