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对外关系论文

新时期中国公共外交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2页
    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第一章 公共外交的内涵及特征第12-16页
    1.1 公共外交的兴起第12-13页
    1.2 公共外交的内涵第13-14页
    1.3 公共外交的特征第14-16页
第二章 新时期的中国公共外交第16-23页
    2.1 新时期开展公共外交的意义第16-17页
        2.1.1 稳定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第16页
        2.1.2 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第16-17页
        2.1.3 提升中国软实力第17页
    2.2 新时期中国公共外交的特点第17-19页
        2.2.1 以新时期党的外交理论为指导第17-18页
        2.2.2 以和平发展道路为途径第18页
        2.2.3 以开放包容制度为标准第18-19页
    2.3 新时期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主要形式第19-23页
        2.3.1 首脑公关行为第19-20页
        2.3.2 媒体宣传报道第20-21页
        2.3.3 文化交流活动第21-22页
        2.3.4 举办国际赛事第22-23页
第三章 中国公共外交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第23-32页
    3.1 中国公共外交的主要问题第23-27页
        3.1.1 主体有待扩充第23-24页
        3.1.2 目标有待精准第24页
        3.1.3 外宣有待完善第24-25页
        3.1.4 内容有待创新第25-26页
        3.1.5 效果有待评估第26-27页
    3.2 中国公共外交问题成因分析第27-32页
        3.2.1 政府过度管控第27-28页
        3.2.2 价值观念冲突第28-29页
        3.2.3 资金投入不足第29-30页
        3.2.4 品牌意识缺乏第30-32页
第四章 提升我国公共外交实效性的对策第32-43页
    4.1 营造多元公共外交主体格局第32-35页
        4.1.1 明确公共外交负责机构的职能第32-33页
        4.1.2 构建全民参与的公共外交体制第33-35页
    4.2 明确公共外交的实施目标第35-37页
        4.2.1 合理规划阶段目标第35-36页
        4.2.2 精确定位目标群体第36-37页
    4.3 发挥国内外媒体的合力作用第37-39页
        4.3.1 推进国内网络媒体的建设第37-39页
        4.3.2 增进同目标国媒体的合作第39页
    4.4 拓展公共外交的新内容第39-41页
        4.4.1 开发自身公共外交新元素第40页
        4.4.2 借鉴国外公共外交经验第40-41页
    4.5 强化公共外交效果的评估第41-43页
        4.5.1 科学设置公共外交评估内容第41-42页
        4.5.2 积极创新公共外交评估方式第42-43页
结语第43-45页
    1. 主要结论第43-44页
    2. 研究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层政府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下一篇: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内隐和外显注意缺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