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6页 |
1.1 阅读障碍 | 第10-11页 |
1.2 阅读障碍个体的注意缺陷 | 第11-12页 |
1.3 注意训练与阅读障碍 | 第12-13页 |
1.4 阅读障碍的注意转移迟滞理论 | 第13-14页 |
1.5 注意缺陷对语音加工的损伤 | 第14-16页 |
2 问题提出和研究方案 | 第16-22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16-19页 |
2.1.1 外显和内隐注意转移 | 第16-17页 |
2.1.2 注意障碍可能是阅读障碍的成因 | 第17页 |
2.1.3 注意转移缺陷对语音意识的影响 | 第17-19页 |
2.2 研究方案 | 第19-22页 |
2.2.1 阅读障碍儿童是否存在外显注意缺陷? | 第19-20页 |
2.2.2 注意缺陷是否为阅读障碍的成因? | 第20-21页 |
2.2.3 注意缺陷通过损害语音意识导致阅读障碍? | 第21-22页 |
3 被试筛选和入组 | 第22-25页 |
3.1 阅读能力筛查 | 第22-23页 |
3.2 智力筛查 | 第23页 |
3.3 入组儿童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第23-25页 |
4 内隐和外显注意的实验研究 | 第25-36页 |
4.1 实验1:线索任务中的返回抑制 | 第25-29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25页 |
4.1.2 实验设计 | 第25页 |
4.1.3 仪器和设备 | 第25页 |
4.1.4 实验材料与流程 | 第25-27页 |
4.1.5 数据分析及预期结果 | 第27页 |
4.1.6 结果 | 第27-29页 |
4.1.7 讨论 | 第29页 |
4.2 实验2:视觉搜索任务中的返回抑制 | 第29-36页 |
4.2.1 被试 | 第29-30页 |
4.2.2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4.2.3 仪器和设备 | 第30页 |
4.2.4 实验过程 | 第30-31页 |
4.2.5 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4.2.6 结果 | 第32-35页 |
4.2.6.1 返回抑制的时间效应 | 第32-34页 |
4.2.6.2 返回抑制的空间效应 | 第34-35页 |
4.2.7 讨论 | 第35-36页 |
5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意识发展 | 第36-39页 |
5.1 方法 | 第36-37页 |
5.1.1 被试 | 第36页 |
5.1.2 汉字命名测验 | 第36页 |
5.1.3 语音意识测量 | 第36-37页 |
5.2 结果 | 第37-38页 |
5.2.1 汉字命名测验结果 | 第37-38页 |
5.2.2 语音意识测验结果 | 第38页 |
5.3 讨论 | 第38-39页 |
6 总讨论 | 第39-43页 |
6.1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选择性内隐注意缺陷 | 第39-40页 |
6.2 注意缺陷在不同书写系统下的阅读障碍中具有普遍性 | 第40页 |
6.3 语音意识缺陷可能不是导致阅读障碍的核心缺陷 | 第40-41页 |
6.4 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 第41-43页 |
7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5页 |
个人简历以及在校期间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