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钢-混凝土组合梁概述 | 第10-15页 |
1.1.1 钢-混凝土组合梁特点及工作原理 | 第10-12页 |
1.1.2 钢-混凝土组合梁发展与研究 | 第12-14页 |
1.1.3 钢-混凝土组合梁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2 超高性能混凝土概述 | 第15-22页 |
1.2.1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定义 | 第15-16页 |
1.2.2 UHPC在桥梁工程中的典型实例 | 第16-20页 |
1.2.3 UHPC未来发展方向 | 第20-22页 |
1.3 钢-UHPC轻型组合梁 | 第22-23页 |
1.3.1 钢-UHPC轻型组合梁概念 | 第22-23页 |
1.3.2 钢-UHPC轻型组合梁研究现状 | 第2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3-25页 |
1.4.1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 | 第23页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钢-UHPC轻型组合梁方案 | 第25-36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25页 |
2.2 钢-UHPC轻型组合梁结构方案 | 第25-28页 |
2.3 钢-UHPC轻型组合梁施工方案 | 第28-31页 |
2.3.1 无横向表面受拉接缝方案 | 第28-29页 |
2.3.2 工厂预制梁段过程 | 第29-30页 |
2.3.3 单向受弯接缝方案 | 第30-31页 |
2.4 钢-UHPC轻型组合梁与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对比 | 第31-32页 |
2.5 钢-UHPC轻型组合梁与其他桥面结构的经济性能对比 | 第32-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钢-UHPC轻型组合梁桥面板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 | 第36-51页 |
3.1 传统应力叠加法 | 第36-42页 |
3.1.1 整体有限元模型 | 第37-38页 |
3.1.2 节段有限元模型 | 第38-42页 |
3.2 全桥精细有限元法 | 第42-44页 |
3.2.1 有限元模型 | 第42页 |
3.2.2 子模型技术 | 第42-43页 |
3.2.3 有限元荷载 | 第43-44页 |
3.3 混合有限元法 | 第44-48页 |
3.3.1 基本理论 | 第45-47页 |
3.3.2 有限元模型 | 第47-48页 |
3.4 模型单元数量对比 | 第48-49页 |
3.5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49-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钢-UHPC轻型组合梁斜拉桥静力分析 | 第51-70页 |
4.1 有限元模型 | 第51-53页 |
4.1.1 主梁模拟 | 第51页 |
4.1.2 斜拉索模拟 | 第51-53页 |
4.1.3 边界条件模拟 | 第53页 |
4.2 施工阶段计算分析 | 第53-56页 |
4.2.1 主要施工阶段 | 第53-55页 |
4.2.2 施工阶段主梁位移计算结果 | 第55页 |
4.2.3 施工阶段主梁应力计算结果 | 第55-56页 |
4.3 营运阶段计算分析 | 第56-69页 |
4.3.1 荷载及荷载组合 | 第56-58页 |
4.3.2 恒载作用 | 第58页 |
4.3.3 纵向影响线 | 第58-59页 |
4.3.4 汽车荷载作用 | 第59-61页 |
4.3.5 温度荷载作用 | 第61-63页 |
4.3.6 横向风荷载作用 | 第63-64页 |
4.3.7 荷载组合计算分析 | 第64-65页 |
4.3.8 试验结果 | 第65-66页 |
4.3.9 斜拉索验算 | 第66-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