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1-12页 |
1.3 电动汽车电机调速控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2-13页 |
1.4 电动汽车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 | 第13-15页 |
1.4.1 电动汽车开关磁阻电机驱动调速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2 电动汽车开关磁阻电机驱动调速系统研究方向 | 第13-15页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开关磁阻电机基本工作原理 | 第16-29页 |
2.1 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16-17页 |
2.2 开关磁阻电机基本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3 开关磁阻电机数学模型分析 | 第18-28页 |
2.3.1 电路方程 | 第19-20页 |
2.3.2 机械方程 | 第20页 |
2.3.3 机电联系方程 | 第20-22页 |
2.3.4 SRM线性模型 | 第22-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开关磁阻电机调速控制方法研究与仿真 | 第29-65页 |
3.1 SRM的控制方法 | 第29-32页 |
3.1.1 APC方法 | 第29-31页 |
3.1.2 CCC方法 | 第31页 |
3.1.3 PWM控制方法 | 第31-32页 |
3.2 SRM转矩脉动抑制分析 | 第32-35页 |
3.2.1 SRM转矩脉动来源分析 | 第32-33页 |
3.2.2 SRM转矩脉动抑制分析 | 第33-35页 |
3.3 基于模糊控制的SRM开关角优化研究 | 第35-43页 |
3.3.1 开通角优化研究 | 第35-37页 |
3.3.2 关断角优化研究 | 第37-38页 |
3.3.3 模糊控制简介 | 第38页 |
3.3.4 模糊控制器结构 | 第38页 |
3.3.5 确定各变量的基本论域 | 第38页 |
3.3.6 确定模糊语言变量 | 第38-39页 |
3.3.7 确定各变量的隶属度函数 | 第39-40页 |
3.3.8 确定模糊语言规则 | 第40-42页 |
3.3.9 解模糊化 | 第42-43页 |
3.4 转矩分配控制策略研究 | 第43-49页 |
3.5 SRM PI参数自适应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研究 | 第49-54页 |
3.5.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 第49-52页 |
3.5.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 第52-54页 |
3.6 SRD调速系统仿真模型 | 第54-64页 |
3.6.1 概述 | 第54-55页 |
3.6.2 功率变换器 | 第55页 |
3.6.3 角度转换模块 | 第55-56页 |
3.6.4 换相控制模块 | 第56页 |
3.6.5 模糊开关角仿真模块 | 第56-57页 |
3.6.6 转矩分配模块 | 第57页 |
3.6.7 PI参数自适应模块 | 第57-58页 |
3.6.8 总体仿真图 | 第58-59页 |
3.6.9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9-6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65-82页 |
4.1 硬件设计 | 第65-77页 |
4.1.1 主控制部分设计 | 第65-67页 |
4.1.2 功率变换器设计 | 第67-73页 |
4.1.3 传感器电路设计 | 第73-75页 |
4.1.4 电源设计 | 第75-77页 |
4.2 软件设计 | 第77-81页 |
4.2.1 整体软件设计 | 第77-78页 |
4.2.2 系统初始化程序 | 第78-79页 |
4.2.3 系统运行程序 | 第79-8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 | 第82-89页 |
5.1 系统调试过程 | 第82-84页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4-88页 |
5.2.1 电流分析 | 第84-85页 |
5.2.2 转速分析 | 第85-87页 |
5.2.3 电机效率 | 第87页 |
5.2.4 电机噪声 | 第87-8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9-90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