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引言 | 第9-13页 |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 第13-21页 |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 第13-14页 |
|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第13页 |
|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 第13-14页 |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 第14-18页 |
| 1. 内容上的区别 | 第14-15页 |
| 2. 原则上的区别 | 第15-16页 |
| 3. 方法上的区别 | 第16-17页 |
| 4. 教育目的上的区别 | 第17-18页 |
| 5. 组织实施者上的不同 | 第18页 |
|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 第18-21页 |
| 1. 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 第18-19页 |
| 2. 在工作中互为前提 | 第19-20页 |
| 3. 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 | 第20-21页 |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1-26页 |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 1. 两者的有机结合是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 | 第21-22页 |
| 2. 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22页 |
| 3. 两者的有机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需要 | 第22-23页 |
| 4. 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需要 | 第23页 |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可行性 | 第23-26页 |
| 1. 两者有机结合的研究与实践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指南与示范 | 第23页 |
| 2. 两者教育内容可以相互补充 | 第23-24页 |
| 3. 两者教育方法可以相互借鉴 | 第24页 |
| 4. 两者教育教师可以共用 | 第24-26页 |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 第26-31页 |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的有机结合 | 第26-27页 |
| 1.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 第26页 |
| 2.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第26-27页 |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上的有机结合 | 第27-29页 |
| 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移植于心理健康教育中 | 第27页 |
| 2.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移植于思想政治教育中 | 第27-28页 |
| 3. 情感教育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共同应用 | 第28-29页 |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有机结合 | 第29-31页 |
| 1.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 第29页 |
| 2.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 第29页 |
| 3. 打造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 | 第29-31页 |
| 结语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