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公安行政工作论文

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危机应对研究--以南阳市公安局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s第5-6页
一、绪论第10-17页
    (一)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选题背景第10-11页
        2.理论与现实意义第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1.理论工具第14页
        2.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第15页
    (五)创新点与存在不足第15-17页
二、公共危机管理及涉警舆情的界定第17-23页
    (一)公共危机管理第17-18页
        1.公共危机管理的产生背景第17页
        2.公共危机管理的三个阶段第17页
        3.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应对原则第17-18页
    (二)涉警舆情概述第18-23页
        1.涉警舆情的定义第18页
        2.涉警舆情的组成第18-19页
        3.当前舆情的发展特点第19-21页
        4.涉警舆情应对的积极意义第21-23页
三、南阳市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应对工作的现状第23-29页
    (一)南阳市基本情况第23页
    (二)南阳涉警舆情应对现状第23-26页
        1.近三年舆情基本情况第23-24页
        2.南阳公安机关舆情应对的探索第24-25页
        3.南阳市公安机关舆情危机来源第25-26页
    (三)南阳市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典型案例分析第26-29页
        1. 案例一:S县“8.19”聚众斗殴案第26-27页
        2. 案例二:“11.11”交警抢地盘第27-28页
        3.案例三:辅警酒后执法案件第28-29页
四、南阳市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第29-33页
    (一)南阳市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1.源头预防制度落后第29页
        2.随警作战意识不强第29-30页
        3.舆情控制方式单一第30页
        4.舆情的预后性不足第30-31页
    (二)南阳市公安机关舆情应对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33页
        1.主观方面的原因分析第31-32页
        2.客观方面的原因分析第32-33页
五、南阳市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应对的对策建议第33-41页
    (一)舆情应对预防机制第33-36页
        1.源头预警第33-34页
        2.培训支撑第34页
        3.实战导向第34-35页
        4.全媒体建设第35页
        5.后勤保障第35-36页
        6.从严治警第36页
    (二)提升涉警舆情的反应能力第36-38页
        1.适度“示弱”原则第37页
        2.把握黄金时间第37页
        3.应对联动机制第37-38页
        4.把握回应和调查之间的时间差第38页
        5.拓宽回应载体第38页
    (三)舆情应对恢复机制第38-41页
        1.把握正面宣传力度第38-39页
        2.夯实实体案件追责第39页
        3.严惩抹黑炒作舆情第39-41页
结束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层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
下一篇:“协同政府”视角下“一村一警”建设研究--以邓州市公安局为例